湛堂法师。讳性澄。字湛堂。号越溪。会稽孙氏子。母姜氏梦日轮而生。从石门祩律师祝发受具。深通止持作犯之义。依佛鉴铦公习天台教观。谒云梦泽公深加器重。奏复天台国清讲额。游高丽求天台遗书。吴越大旱。师率众说法。祷雨格应岁饥民死无以敛。乃掩其遗骸作水陆大会普度之。至治间驰召入京。问道于明仁殿。被旨居青塔寺。校正大藏特赐金斓衣。赐号佛海大师。后归天竺之云外斋。还越之佛果笃志净土。修一心三观者七昼夜。屡感瑞应。一日师揖众曰。今日则有。明日恐无。光阴其可把玩乎。次日黎明端坐而逝。寿七十八。腊六十四。留龛七日颜貌如生。所著有金刚集注心经消灾经注弥陀经句解仁王经如意轮咒经科等。并行于世 (僧传)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四种奢摩他】 p0446 瑜伽七十七卷四页云:复有四种。谓慈悲喜舍四无量中,各有一种奢摩他故。...(术语)涅槃之猛炎,能烧尽生死,故曰炎,涅槃点谓之炎点。...(杂名)星名。译言危宿。见宝生陀罗尼经四。梵Śātabhiṣa。...(术语)房山县石经山,峰峦秀拔名小西天。隋大业间,僧静琬。惧本教有难,不能流通,发愿募工凿石,刊造一大藏经。...一切见计,不出八种。兹明八不,则总破一切诸计也。 一、不生 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梵名 Tumburu,巴利名 Timbaru。又作兜牟卢天、冻母啰天、耽浮楼天、珍浮楼天。此尊居于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应作四句。有邬波索迦非世尊弟子。谓邬波索迦。未得见谛。于未来果。未能现观。有世尊弟子非邬波索迦。谓苾刍苾刍尼...又作巡拜、巡历、顺礼。日本佛教界又称之为遍路、回国、寺巡。即巡回参拜与佛、菩萨、祖师等有关之圣迹灵场或佛寺等...(一)释尊前生为菩萨时之名。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大三·四七二下):“定光佛兴世,有圣王名曰制胜治,在钵摩大国,...(术语)寂灭为梵名涅槃Nirvāna之译语,其体寂静,离一切之相,故云寂灭。法华经序品曰:或有菩萨见寂灭法。维摩经...(名数)一云,二风尘,三烟,四阿修伦。即日月蚀。以譬贪瞋痴慢之烦恼。...佛说疗痔病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
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久成佛道,号正法明,安住寂光净土,恒享真常法乐。但以悲心无尽,慈誓莫穷,救苦情殷,度...
除了正助二行之外,修其他的善,善行,都称为杂行。杂就叫疏杂,就比较疏一点,不那么亲了。如果修正助二行,当下这...
菩萨道在心中要产生三种力量──誓愿力、观照力跟行动力,其中这个誓愿力跟观照力,即菩提心跟空正见是菩萨的根本,...
色身无常 世上没人愿意生病,人人都怕病,上至帝王,下至平民,但是现在各式各样的病充斥了整个社会。病菌不断地进...
事有急之不白者,缓之或自明,毋急躁以速其戾; 人有操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苛刻以益其顽。 生活在纷繁的现代社...
问: 请问法师,东方净土和西方净土有何差别?为什么一定要求生西方而不求生东方? 宏海法师答: 这个问题,蕅益大...
我们先把信解跟胜解做一个说明。信解其实就是闻慧,闻所成慧。他听闻以后知道这么一回事,但是这个法并没有在心中留...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很多佛教徒在遇到灾厄时,会祈求大慈大悲的...
湛堂法师(性澄)《释氏稽古略续集》
【佛教人物传】
上篇:梅屋禅师(念常)《释氏稽古略续集》 | 下篇:笑隐法师《释氏稽古略续集》 |
(名数)一天乐,修十善者,生于天上,受种种之妙乐也。二禅乐,修行之人,入诸禅定,一心清净,万虑俱止,得寂静之...
四种奢摩他
炎点
舍多毗沙
石经山藏经
八不
都牟卢天
一切邬波索迦。皆世尊弟子耶
巡礼
儒童菩萨
寂灭
四翳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当天灾人祸相继降作之时,须以改恶修善

一门深入专修,不要夹杂

菩提心跟空正见是菩萨的根本

吃肉杀生因果不虚

心浮气躁、严厉苛刻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

为什么要求生西方而不求生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