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庵寂感妙济真觉昭贶禅师。名印肃。生江西袁州宜春余氏。年六岁梦异僧勉之出家。父母送之。从寿隆院贤公受业。年二十七落发。越明年受具足戒。贤勉之读法华经。师曰。尝闻诸佛元旨。必贵了悟于心。遂辞师游湖湘。谒牧庵忠禅师于大沩山。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忠竖起拂子。师遂有省。后归受业院。至是绍兴癸酉有邻寺曰慈化。众请师住。无常产。师布衾纸衣粥食禅定。一日阅华严经合论。说偈曰。掜不成团拨不开。何须南岳又天台。六根门首无人用。惹得胡僧特地来。平居说偈曰。灵妙如如不异太虚。造化万物不碍方隅。慕师之道而来者。师随宜而为说法。或书偈与之。有病患者折草为药与之。受者即愈。灵应非一。由是鼎新梵宇。或问师修何行而得此。师画一画云。会么。云不会。师云。止止不须说。孝宗乾道五年七月二十一日示众曰。诸佛不出世。亦无有涅槃。入吾室者必能元契矣。善自护持毋令退失。索浴更衣。跏趺而逝。世寿五十五岁。僧腊二十八夏。塔全身于寺。累受恩敕封谥。师容貌魁奇。智性天发。法嗣黄龙牧庵忠禅师(普灯)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江苏泰县人。曾任东南、东北各大学教授。尝从欧阳渐研究唯识学。治学严谨,曾撰“见相别种辨”一篇,引起民初二十年...【有对法】 p0542 品类足论六卷四页云:有对法云何?谓十处。...【楼至】 此翻啼泣,又名卢遮,亦名鲁支,此翻爱乐。...(地名)Uttarahuru,又作俱卢,拘楼,究留,拘留,究溜,句嚧。郁多罗究留之略。北大洲名。...(术语)Vinayapiṭaka,新云毗奈耶藏。旧云毗尼藏。三藏之一,摄称如来所说之戒律经典。藏者包藏之义。此经典中包...wuchang 佛教教义。三法印之一。指世界万有(一切事物和思维概念)都是生灭变化无常的。佛教认为,宇宙间一切现...【心不相应法】 p0355 品类足论六卷四页云:心不相应法云何?谓非心所法。此复云何?谓色、心、心不相应行,无为。...(杂语)指佛而云。华严经离世间品曰: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术语)又曰十玄缘起。华严宗所立。示四种法界中事事无碍法界之相者。通此义,则可以入华严大经之玄海,故曰玄门。...指五种宝物。即金、银、琥珀、水晶、琉璃。在密教,当设坛修法时,将五宝与五药、五香、五谷等埋藏于坛下中央与四方...【业及业道分别】 p1220 瑜伽六十卷十四页云:复次思是业,非业道。杀生乃至绮语、亦业,亦业道。贪、恚、邪见、业...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有; 能灭无始亿劫业, 令彼苦恼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维摩诘所说经...
随着减劫的次第,人的寿命越来越减。以这个作为标志,也就意味着所有的东西都在衰减。总的原理,就是随着道德越来越...
佛陀曾有一段时间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当时,舍利弗尊者也住在此处。 一日,舍利弗尊者告诉比丘们:如果有比丘...
随喜功德,随喜一切众生、随喜一切诸佛菩萨,愿一切众生舍离嫉妒障碍,看见人家有一点善事、有一点进步、对三宝有功...
相传世尊释迦牟尼佛降生之际,天人敬献「八吉祥」为供养;是故,此八物甚为尊贵殊胜,一直以来,受到佛弟子及信众之...有许多人跟我谈到,他们旅行到贫穷国家时,经常看见满街的乞丐和游童,虽然心中悲悯,却又为了自己的爱莫能助而备感...
大家诵《地藏经》,讲到光目女的母亲曾在地狱受极大苦,她最大的业障就是好吃荤腥,尤其是、喜欢吃海鲜。经上说她好...从前,舍卫国的波斯匿王有一个大臣,名叫梨耆弥,拥有无数家产。他有七个儿子,其中六个儿子都已长大成人,梨耆弥分...
我们现在常常提到一个词:三观。三观就是一个界定的标准。当我们说某人和某人三观不同的时候,那就说明这个人还有观...
真觉昭贶禅师《释氏稽古略》
【佛教人物传】
上篇:隆兴牧庵禅师《释氏稽古略》 | 下篇:径山佛日禅师(宗杲)《释氏稽古略》 |
(杂语)从容录第八则曰:有学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对他道不落因果。砂石集一曰:未闻耶,彼不落因果之一...
景昌极
有对法
楼至
拘卢
毗尼藏
无常(anitya)
心不相应法
清凉月
十玄门
五宝
业及业道分别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大藏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减劫中人的福报越来越薄

信乐涅槃得解脱

随喜是增长自己功德最便宜的事

佛教的「八吉祥」
圣严法师《慈悲的智慧》

若不戒口吃素,这些地狱果报可能有的受
巧媳妇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