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从谂禅师。曹州郝乡人也。姓郝氏。童稚于本州扈通院从师披剃。未纳戒抵池阳参南泉愿禅师。泉器之。一日问泉曰。如何是道。泉曰平常心是道。师曰。还可趣向也无。泉曰拟向即乖。师曰。不拟争知是道。泉曰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荡豁。岂可强是非耶。师于言下悟理。乃往嵩岳琉璃坛纳戒。仍返南泉。久之众请住赵州(隶真定路)观音院。一曰东院道化甚盛。作十二时歌。偈颂机缘语录流行于世。新到师问曰。曾到此间么。僧曰未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曰。曾到此间么。僧曰曾到。师曰。吃茶去。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吃茶去。未曾到也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诺。师曰。吃茶去。时真定帅王镕称赵王。庐王节度使刘仁恭称燕王。二王争相重敬。至是乾宁四年十一月二日卧右胁而寂。寿一百二十岁。敕谥真际大师。嗣南泉愿。愿嗣马祖(传灯)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术语)如来所证之真如法体,遍于一切处,为一切万有之所依也。五甚深之一。见法华论,三藏法数十九。...(印相)莲华合掌为清净三业之印契,故云净三业印。...【厌与离染解脱涅槃差别】 p1277 大毗婆沙论二十八卷十九页云:问:厌、与离染、解脱、涅槃、有何差别?答:厌恶违...Pusa jieben 佛教大乘戒律书。亦称《菩萨善戒经》、《瑜伽戒本》等。汉译题为弥勒说,藏译题为无著造。为大乘律...(动物)Caṭaka,鸟名。正法念经十六曰:遮吒迦鸟,此鸟唯会天雨。仰口承天雨而饮之,莫得食余水。...【多文身】 p0622 大毗婆沙论十四卷十七页云:云何多文身?答:诸字众是谓多文身。为成此义,引经为证。如世尊...佛灭,即指佛陀之涅槃、入灭。法华经序品(大九·五上):“佛此夜灭度,如薪尽火灭。”佛灭日,略称佛灭,又称大恶...(杂名)作飞行空中之幻者。央掘魔罗经二注曰:申头罗者外国幻人,戏空中来去往反。Sindūra。...又作本愿一乘、弘愿一乘、悲愿一乘。净土宗以阿弥陀佛之本愿为一佛乘之法义,而以其他一切法门皆为方便权假,称为誓...又作禅宗样。日本镰仓时代初期,与禅宗一起自南宋传至日本之建筑式样。最初,仅使用于禅宗寺院之建筑,后来亦用于其...(术语)身口所现之善恶行法或意所现之善恶思想起时,其气分留于真如或阿赖耶识,如香之于衣也。其身口意所现者,谓...佛说出家功德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一)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恭喜诸位!你们有福德因缘参加七天的佛七,于此功德已全部圆满结束。有如是因必感如是果,...
菩提心它是一种善根,我们一般人是善念,善念跟善根的差别,就是这个善根它多了一份愿力的支持,还有一种智慧的观照...
过去,佛陀住在王舍城附近的摩拘罗山时,有一日,佛的侍者罗陀比丘请示佛陀:世尊,所谓众生者,何以名为众生呢? ...
《楞严经》的观念,觅心了不可得的意思,不是说它的作用不存在,不是的。我们这一念心去攀缘佛像,产生很美好的善念...
要如何修行?有几个重要的观点是我们应当要先认识的。一般来说,我们所谓的修行都是礼忏、念经、念佛,或者上早、晚...念佛的方法,总的来说有四种。也就是持名,观像,观想,实相。这四种方法中,只有持名,含摄包括的根基最为普遍,做...过去,在刹尸罗国有一位养牛人,他养了一头独角牛。这头牛虽然只有一只角,不过却能说话,所以很得主人的疼爱。主人...
这是难信法,于难信法要生决定信。《无量寿经》特别讲到,你得人身难,闻大乘佛法难,但是你如果,那固然很难,但是...
赵州从谂禅师《释氏稽古略》
【佛教人物传】
上篇:千顷山楚南禅师《释氏稽古略》 | 下篇:杭州无著禅师《释氏稽古略》 |
梵语 ni?caya。意指一定不变。为“不定”之对称。又作一定。略作定。有决定信、决定业、决定性等语。据大乘庄严经论...
依止甚深
净三业印
厌与离染解脱涅槃差别
菩萨戒本(Bodhisattva-pratimoksa)
遮吒迦
多文身
佛灭日
申头罗
誓愿一乘
唐样
薰习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妙莲老和尚《佛七圆满开示》

「善念」和「善根」的差别

五阴缠缚乃众生

「觅心了不可得」的含义

修行起来为何很困难不容易成就
观想念佛要消除躁妄魔境
独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