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岩头禅师。名全奯。泉州柯氏子。少礼青原谊公落发。禀戒于长安宝寿寺。习经论诸部。忧游禅苑。后参德山契旨住岩头。值武宗汰教乃于湖边隐作渡子。后庵于洞庭卧龙山。徒侣臻辐。至是光启三年四月八日入寂。门人为焚之获舍利四十九粒。起塔供养。敕谥清岩禅师嗣德山鉴。鉴嗣龙潭信(传灯录)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世尊出家求道之初,以苦行自修,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大智度论卷三十四(大二五·三一一上):“释迦文佛于沤楼频螺树...天台四教之一。即五时八教中化法四教之第二,以方等及般若二时所宣说之因缘即空、无生四谛为教旨。智顗于四教义卷一...法衣之材体;即制法衣之材料。又作衣财。如法之材料在律中虽无一定之规定,然大抵可用绵、麻、树皮、野蚕丝、绢、羊...【五苦】 p0251 瑜伽四十四卷十一页云:复有五苦。一、贪欲缠缘苦。二、瞋恚缠缘苦。三、惛沉睡眠缠缘苦。四、掉举...(地名)此林元为祇陀太子所有,故名祇陀林。...印度称哲学为“见解”(梵 dar?ana),其特色是不受自然科学所限,以探究一切万物普遍之根本真理为主,且具有极浓厚...(术语)一、三乘,法华以前说声缘菩三乘,有证道之别是也。此三乘中声缘二乘摄愚法之二乘(即小乘)。二、一乘,在...色界诸天分为四禅,即: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一、清净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禅,即梵众、梵辅、大梵等三...(故事)增一阿含经三曰:坐禅入定,心不错乱,所谓离曰比丘是。...【客尘】 常用来形容烦恼,或称客尘烦恼。这是相对于‘自性清净’一词而立者。所谓烦恼,本非心性固有之物,乃因迷...(图像)宋太尉吕惠卿,游五台山,见一童子。体黑被发,以蒲自足缠至肩,袒右膊,手执梵筴。对太尉说华严经之深义,...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龙藏本)...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
【过去久远劫中,如是慈愍发恒河沙愿,广度众生。未来世中,若有男子、女人不行善者、行恶者,乃至不信因果者、邪淫...人生一切的苦难,大都是行为的错误而来的业报。反过来说,一切的幸福快乐,也是智慧的行为而来。所以智慧是一切幸福...
【原文】 明湖州徐汝辉,富而好施。时杭州重建戒坛,所费不赀,布按两司,召富民劝募,汝辉愿独力任之。宪长杨继宗...
龙鬼流行诸毒肿,痛疮脓血痛叵堪,至心称诵大悲咒,三唾毒肿随口消。--《大悲心陀罗尼经》 如果我们得了一种病,一...人的磁场是看不见的,但这种力量是巨大的,就像万有引力一样,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这种磁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你的人生,...
修行要在实行,不是口说就能起作用的。此事无形无相,佛在《楞严经》上说的见、得、了、证, 指亲见、亲得、亲了、...
一位学人听说世上有一种移山大法,于是他就决定要学这种大法。但他拜访了许多名师,都未能如愿,感到十分失望。一天...一、忏悔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未学佛以前,贡高我慢,自以为是,在红尘中每...
岩头全奯禅师《释氏稽古略》
【佛教人物传】
上篇:澧州夹山禅师《释氏稽古略》 | 下篇:石霜山庆诸禅师《释氏稽古略》 |
(术语)起信论所说六染心之一。六粗中之智相也。依境界而智起,能分别世出世之法,故名分别智,此智与心相应,而染...
一麻一米
通教
衣体
五苦
祇陀林
印度哲学
三一二乘
四禅天
离婆多坐禅第一
客尘
衣蒲童子
【大藏经】六度集经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归依地藏菩萨,即得解脱三恶道报
效医鞭伤

我不施舍钱财,钱财就会舍我

毒瘤恶疮该如何处理
改变你的磁场

以三见阐明破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