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北印度罽宾国沙门佛陀波利尊者。此云觉护。初仪凤元年来五台清凉山逢一叟。问之曰。尔何为来。曰欲礼文殊。叟曰。曾持佛顶尊胜咒来否。曰未也。叟曰。此土众生犯杀盗淫妄四业者多。能回取咒以流此土作大利益。弟子当示师文殊所在。言已忽不见。波利乃返本国取咒至是。弘道元年至长安。有旨命杜行顗及日照三藏翻译讫。波利又将梵本。访西明寺僧顺贞。贞奏闻共译之。名尊胜陀罗尼。乃第三出也。与杜令译者大同小异。比诸众译此最弘布。波利继入五台。后不知其所终 (高僧传)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日本真言宗之教义。谓大日如来于法身之位具有言语说法之德,称为法身说法。为“加持身说法”之对称。法身,全称应为...双印二空者,谓双印境空识空也。...五蕴的旧译,阴是障蔽的意思,能阴覆真如法性,起诸烦恼。见五蕴条。...(术语)Dhyāna-pāramitā,六波罗蜜之一。旧译定度,新译定到彼岸。谓禅定乃渡生死海,到涅槃岸之行法也。...(譬喻)盲人摸象,毕竟不得实,具眼观之,则一瞥了然,此谓有观象之目。涅槃经疏梁武序曰:导求珠之心,开观象之目...一未知欲知根 二知根 三知已根 次三解脱门而辩三无漏根者。解脱既是涅槃之门。若善修三解脱。必定发真无漏。证有...(名数)一身出家心不出家,身参法侣,心犹顾恋。二身在家心出家,虽受用妻子,而不生耽染。三身心俱出家,于诸欲境...1、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声闻乘又名小乘,其行人速则三生,迟则六十劫间,修空法,终于闻如来声教,悟四谛之理...【爱结】 p1200 杂集论六卷十六页云:爱结者:谓三界贪。爱结所系故;不厌三界。由不厌故;广行不善,不行诸善。由...梵名 Divyāvadāna。据推定,系编于三世纪初之梵文譬喻故事集。书中引用巴利圣典中之长部(Dīgha-Nikāya)、长老...(图像)净土曼荼罗之一种。于开敷之八叶莲台中央,安上品上生之阿弥陀佛,其周匝之八叶,安八品之弥陀,内院之四隅...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
人生所要面对的有三大问题,这三大问题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不可回避的,都平等地存在着。这三个问题就是:生存问题...
我国是胃病大国,在13亿人口中,肠胃病患者约有1.2亿,其中中老年人占70%以上,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较为常见,发...
问: 我越是修行,越觉得自己差劲,越来越惭愧,越往自力方面努力,感觉不太想佛力。自己想往生,也有信心,这种情...玫瑰花茶: 味甘微苦,性温,具有行气解郁、活血散瘀的作用。玫瑰花气味芳香,药性平和,既能疏肝理气而解郁,又能...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八讲 第九讲 第十讲 第十一讲 第十二讲 第十三讲 第十四讲 第...
人生就如同一幕话剧,有开场白、情景、高潮、低谷和尾声,不可能平平坦坦,一帆风顺。人生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有个老和尚带了小沙弥去山里拾柴火,突然间小沙弥看见一只狐狸正在追一只兔子,于是央求老和尚设法救救那只兔子。 ...
不少人对吃素有误解,觉得素食含热量低,蛋白质与脂肪含量少,长期食用容易导致营养不良。但是你知道吗?最新的调查...
佛陀波利尊者《释氏稽古略》
【佛教人物传】
上篇:五祖弘忍大师《释氏稽古略》 | 下篇:南天竺国沙门达磨流支(菩提流志)《释氏稽古略》 |
Shamenbujingwangzhizheng 中国佛教史事。佛教初传入汉地之际,沙门原不跪帝王,只是双手合十表示敬意,与中国...
法身说法
双印二空
五阴
禅波罗蜜
观象
三无漏根
四类出家
三乘
爱结
天业譬喻
阿弥陀九品曼荼罗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法解决人生三大问题

肠胃的「四敌五友」

这种情况是对佛的愿力认识不足吗
女人适宜喝的8种花草茶

净界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

泥泞路上的脚印
把握每一次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