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祖阇夜多大士。中天竺国人也。既得法。行化至罗阅城。彼有辩论之师婆修盘头。常一食不卧。六时礼佛。清净无欲。祖欲度之。言以激之。盘头发无漏智。忆念七劫前生安乐国。年垂老行当证果。见大光明菩萨。以策杖靠壁。礼拜菩萨。不知策杖倚拖画壁佛面。成大我慢。遂失二果。今获见师。愿垂慈诲。祖即告曰。汝久积德本。当继吾宗。听吾偈曰。言下合无生。同于法界性。若能如是解。通达事理竟。祖付法已倒立奄然而寂。阇维舍利建塔。当此后汉明帝之世也(正宗记)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五处常所应作】 p0281 瑜伽四十六卷十二页云:又诸菩萨、于其五处,常所应作。何等为五?一者、于不放逸,常所应...(术语)为色界诸天人所有之耳根,能闻六道众生之语言及远近粗细一切之音声者。是由色界所属清净之四大而成也。...(术语)三戒之一。又名静虑生律仪。入初禅,二禅等诸禅定,则与禅定共生自然防非止恶之戒体,身口所作,尽契律仪云...天台宗之判教中,以法华经所说一乘教为究竟真实之教;而声闻、缘觉、菩萨三乘,皆系为诠显唯一真实之教而方便假立者...位于上海西南郊。据传建于三国吴赤乌五年(242),为康僧会之驻锡地,吴主孙权为祀奉佛舍利而建寺塔,赐名“龙华寺...又称经衣、经帷衣、曳覆曼荼罗。为死者所穿之净衣。在衣上书写经文、陀罗尼或佛名,即连罪孽深重者,亦可以得到解脱...(堂塔)Saptaparnagūha,王舍城五精舍之一。法华文句一曰:萨多般那求诃,此云七叶穴。翻梵语九曰:萨多般那求呵...(职位)元文宗至顺二年二月,立广教总管府,以掌僧尼之政。府凡十六所,分布诸道诸路,设达噜噶齐总管,同知府事判...围绕咸海而划分一小世界的铁山。...(名数)又云四梵住。慈悲喜舍之四无量心也。此四心为生梵天之行业,故名梵行。智度论二十五曰:四梵行心说,故名梵...梵语 vāc-avijapti-karman。三无表业之一。即与语表业共于身中生出一种无法表示于他人之业体。言语使某作业发动于...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如满禅师的王姓朋友逝世了,他就去为朋友诵经超度。一年之后,他前往扬州的途中,却遇到了这位朋友,如满禅师惊诧万...一、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乃生。贪欲生,必破戒退道。知病性空,病不能恼,以病苦为良药。 二、处世不求无...
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此言正因佛性,人人本具。故称性所起缘、了二因,必与正因同得究竟也。是以念佛三昧...
从究竟意义来说,四无量心是我们每个人提升精神层面的四个科目,要达到究竟圆满,可能要到成就佛果的地位才能够究竟...小和尚有三个师兄,师兄们每天都是默默地做事,从来不多说话。小和尚却不同,小和尚总是想引起大家的注意。小和尚扫...
智者大师在天台教里面,那是了不起的一位大祖师,他的经历都很神奇,善根极为深厚。 七岁的时候随着他的母亲到寺院...
寒山顶上月轮孤,照见晴空一物无, 可贵天然无价宝,埋在五阴溺身沤。 因众生不识本心,所以,世尊以无尽悲心示种...
一个修行人要修福,但是怎么去修?从哪里下手?这不得不加以讨论。菩萨的六度前五度是修福。净土法门的净业三福人天...
二十祖阇夜多大士《释氏稽古略》
【佛教人物传】
上篇:摄摩腾、竺法兰《释氏稽古略》 | 下篇:二十一祖婆修盘头大士《释氏稽古略》 |
意指“我”为空无而“法”为实有。为说一切有部等之主张。众生之肉体乃五蕴假合而成,故无常一性,亦无支配之能力,...
五处常所应作
天耳
定共戒
法华一乘
龙华寺
经帷子
萨多般那求诃
广教总管府
铁围山
四梵行
语无表业
【大藏经】信心铭
【大藏经】解深密经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一朵可以辨别是人还是鬼的红花
十种逆境为道场

蕅益大师开示三种念佛

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修学
在乎自己的人,别人往往不在乎他

宿缘所追,今复来矣

顿超三界乐悠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