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祖僧伽难提大士。室罗筏城宝庄严王之子。生而能言。常赞佛事。年七岁以偈告父母曰。稽首大慈父和南骨血母。我今欲出家。幸愿哀愍。故父母许其在家出家。复命沙门禅利多为之师积。十九年舍离王宫。入定金河大岩石窟。又十年得法已行化至摩提国。至山峰下。见一童子持圆鉴直造祖前。祖问。汝几岁耶。曰百岁。祖曰。汝年尚幼。何言百岁。曰我不会理正百岁耳。祖曰。汝善机耶。曰佛言若人生百岁不会诸佛机未若生一日而得决了之祖曰。汝手中者当何所表。曰诸佛大圆鉴。内外无瑕翳。两人同得见。心眼皆相似。彼父母闻其子语。即舍令出家。祖度之授具戒。名之曰伽耶舍多。他时风吹殿铃声。祖问曰。铃鸣耶风鸣耶。舍多曰。非风铃鸣我心鸣耳。祖曰。心复谁乎。舍多曰。俱寂静故。祖曰。善哉善哉。继吾道者非子而谁。即付法眼。偈曰。心地本无生。因地从缘起。缘种不相妨。华果亦复尔。祖付法已。右手攀树而化。众议奉全身塔于高原。众力不能举。即树下阇维。收舍利起塔。当此汉昭帝之世也(正宗记)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因明用语。能别不极成,梵语 aprasiddha-vi?esana。略称能别不成。为因明三十三过中,宗(命题)九过之第六。因明论...(职位)禅林接待客人者。...(名数)智度论谓之四答,佛地论俱舍论谓之四记。有人发问而答有四种也。俱舍十九曰:一、一向记,若作是问:一切有...资持记·释说戒篇:“国王、父母、师僧、檀越,是为四恩。”(事钞记卷一一·二五·五)...【悟入诸蕴修习】 p0908 瑜伽二十七卷七页云:如是彼于算数息念,善修习已;复于所取能取二事,作意思惟悟入诸...小乘二十部之一,于佛灭后三百年间,由犊子部中流出,但所说与犊子部同。...(984~1082)北宋道士。浙江天台人,字平叔。少好学。熙宁年间游蜀,遇刘海蟾,授金液还丹火候之诀,乃改名用成(...【持因】 五因之一。以力持之故,使所造之色可相继不断绝,譬如食物之持续身命。参阅‘五因’条。...(术语)于吾人之肉团心(心脏)观想八叶之莲华,示现胎藏界九尊之观法也。大日经疏十二曰:此心之处即是凡夫肉心,...(仪式)冥者冥界之饿鬼众,阳者阳界之婆罗门仙众,今普供施彼群生,名曰冥阳会。见象器笺十四。...(一)佛菩萨之尊称。佛、菩萨能医治众生之心病,故以良医为喻,而尊称为医王。盖凡夫自无始以来,因烦恼之故,沉沦于...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龙藏本)...谈到修行,首先要具备两种条件:一种是内因,另一种是外缘。 内因是暇满人身,这是我们能够修行的主因。我们今生今...
执著有往生的事相,虽然不了解无生的道理,但老实念佛,叫颛蒙念佛,还有往生的利益,只是品位不怎么高而已。 但如...
问: 法师好。念佛至诚恳切的心不会发,不知道心在哪里,想至诚恳切,但发不出来。该怎么办? 宏海法师答: 我们先...
还有「此法为菩萨说,此法为声闻说」这部经是给谁谁谁讲的,那部经是给谁谁谁讲的。「作是说者,亦名谤法」有个实例...佛法最重视悟,不悟的人就像经典所讲的煮沙成饭,那么修行无量阿僧祗劫也不会成佛。 没有悟的人,怎么讲都不对;悟...有一天,佛在毗舍离猕猴岸边的大讲堂中说法。当时有一位名叫摩诃离的贵族来到讲堂中,恭敬地顶礼世尊后,退坐在一旁...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所以一切众生,生死相续,以淫为首。一切六道众生在受生的...
某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游泳比赛,由日本选手得到第一名,第二、三名分别是苏联、美国选手。事后,记者采访获得冠军的...
十七祖僧伽难提大士《释氏稽古略》
【佛教人物传】
上篇:十六祖罗睺罗多大士《释氏稽古略》 | 下篇:十八祖伽耶舍多大士《释氏稽古略》 |
(物名)禅林之目,铁钵之敷藉物。日用轨范曰:先展钵单,仰左手取钵安单上。其制,以柿汁累合厚纸造之。于横三掇之...
能别不极成过
请客头
四记
四恩
悟入诸蕴修习
贤胄部
张伯端
持因
八叶莲华观
冥阳会
医王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修行中常见的三个毛病

偏执无生之理,轻视往生之事

念佛至诚恳切的心发不出来怎么办

吃五辛的五种过失
慧律法师《安住心性》
帝释的行善敬长

一切众生,生死相续,以淫为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