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庵禅师。名印肃。袁州宜春余氏子。六岁梦一僧点其心曰。汝他日当自省。既觉以意白母。视之当心有一点红莹。大似世之樱珠。父母因此许从寿隆院贤公出家。越明年受戒。师容貌魁奇智性巧慧。贤器之。勉读法华。师曰。尝闻诸佛元旨必贵了悟于心。数墨巡行无益于事。遂辞师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因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忠公竖起拂子。师遂有省。后归受业院。绍兴癸酉间有邻寺慈化者。众请住持无常住。师布衾纸衣晨粥暮食禅定外。唯阅华严经论。一日大悟遍体汗流。喜曰。我今亲契华严境界。遂述颂曰。掜不成团拨不开。何须南岳又天台。六根门首无人用。惹得胡僧特地来。自后发为言句动悟幽显。有不期然而然者。一日忽有僧名道存。冒雪至。师目之喜曰。此乃吾不请之友矣。遂相与寂坐。交相问答。或笑或喝。僧曰。师再来人也。非久当大兴吾教。乃指雪书颂而行。至斯慕向者众。师乃随宜为说。或书偈与之。有病患者。折草为药与之即愈。或有疫毒人迹不相往来者。与之颂。咸得十全。至于祈禳雨旸伐怪木毁淫祠。灵应非一。由是鼎新梵宇或问。师修何行而得此。师当空画云。还会么。云不会。师云。上心不须说。其峻机多类此。忽一日索笔书颂于方丈西壁云。乍雨乍晴宝象明东西南北乱云深。失珠无限人遭劫。幻应权机为汝清○枯木救度复示众曰。诸佛不出世。亦无有涅槃。入吾室者必能元契矣。善自护持无令退失。索浴更衣跏趺而寂。时乾道五年七月二十一日也。世寿五十五。僧腊二十八。奉全身于塔焉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凡十卷,或十二卷。日僧无住一圆着。书题沙石,乃取聚沙淘金、集石磨玉之义。集录日本有关佛教之奇闻杂谈,总计一四...云何引发如是等功德?谓依止清净四静虑,若外道若声闻若菩萨等,引发四无量五神通,多分依止边际第四静虑,若声闻若...(名数)识有九种之意:(一)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阿阤那识,八阿赖耶识,九阿摩罗...【二十二根实非实有分别】 p0046 瑜伽五十七卷七页云:问:如是诸根,几是实有?几非实有?答:十六、实有。余...【方便智】 又云权智,对实智之称,达于方便法之智也。又行方便之智也。《大乘义章》卷十九曰:‘知一乘真实之法,...子题:护净法五门、一方别住、反秽 行事钞·四药受净篇:“ 护净法 五门 :一、翻净,二、护净,三、罪通塞,四、互...【净行所缘】 p1002 瑜伽二十六卷十九页云:云何名为净行所缘?谓不净、慈愍、缘性缘起、界差别、阿那波那念等、所...【内心散乱】 p0366 显扬十八卷二页云:三、内心散乱。谓或由惛沉睡眠下劣,或由味着诸定,或由种种定中随烦恼故;...【因等差别】 p0593 瑜伽五卷九页云:因等差别者:谓十因、四缘、五果。十因者:一、随说因,二、观待因,三、...(术语)十二处之一。即心王也。在五蕴中为识蕴,在十八界中为七心界。此六识界与意界之七心界,有能使心心所法作用...【昏沉】 p0829 法蕴足论八卷十四页云:云何昏沉?谓身重性,心重性,乃至[梦-夕+登]瞢愦闷;总名惛沉。...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你快乐吗?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曾就这个问题问过许多朋友,大家的反应出奇地相似:先一愣,...
深达胜义,万勿生疑 众生对净土法门,所以不能生信者,是因为不明道理,心存疑惑故。譬如有人疑曰:求生净土,是自...不论我们在公司担当何种职务,都要顾及整体,而且要对事不对人;如果老是不喜欢这个人、不喜欢那个人,将会寸步难行...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上万名诸大菩萨常跟随在一旁。 当时,在须耶越国有...问: 弟子一心想念佛求生净土,但世间缘分未尽,且为人父母。可否效法《了凡四训》,年轻的时候求人天福报,年老的...三国时,吕布与刘备交恶,用武力赶跑了他,这还不令他解气,想找个文笔好的人,再写信辱骂这个织席贩履的大耳贼,以...一位小公务员在剧院看戏,打了个喷嚏,唾沫星子溅到了坐在前排的将军身上。小公务员急忙向将军道歉,将军回说不要紧...
我们在修行中经常会遇到不如意的境界,往往会引发嗔恨的烦恼习气现前,面对瞋恨心你不能去对立,你不能跟他站在对立...
普庵禅师《佛祖历代通载》
【佛教人物传】
上篇:径山大惠宗杲禅师《佛祖历代通载》 | 下篇:金国庆寿亨禅师《佛祖历代通载》 |
(譬喻)譬无明之坚厚也。碧岩第一则评唱引五祖禅师之语曰:与他打破漆桶。种电钞一曰:棱伽云:人旷劫无明,结习胶...
沙石集
引发功德
九识
二十二根实非实有分别
方便智
翻净
净行所缘
内心散乱
因等差别
意处
昏沉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佛遗教经
你快乐吗

往生西方全凭信愿持名不失正念
圣严法师《对事不对人》

沙曷比丘饮酒醉卧树下,为何世尊还赞叹他
好好地念佛,世间的福报也在里面
仁心的力量
潇洒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