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观昙颖禅师。生钱唐丘氏。年十三依龙兴寺为大僧神情秀特。于书无所不观。为词章多出尘语。十八九游京师。时欧阳文忠公在场屋。颖识之游相乐也。初谒大阳明安禅师。问洞上特设偏正君臣。意明何事。安曰。父母未生时事。又问。如何体会。安曰。夜半正明天晓不露。颖罔然弃去。至石门谒聪禅师。理明安之语曰。师意如何。聪曰。大阳不道不是。但口门窄。满口说未尽。老僧则不与么。颖曰。如何是父母未生事。聪曰。粪墼子。又问。如何是夜半正明天晓不露。聪曰。牡丹丛下睡猫儿。颖愈疑骇日扣之。竟无得益。自奋曰。吾要以死究之。不解终不出山。聪一日见普请。问曰。今日运薪乎。颖曰。然运薪。聪曰云门尝问。人搬柴柴搬人。如何会。颖不能对。聪因植杖于座笑曰。此事如人学书。点画可效者工。不者拙。何故如此。未忘法耳。如有法执。故自为断续。当笔忘手手忘心乃可也。颖于是默契其旨。良久曰。如石头曰。执事元是迷契理亦非悟。既曰契理。何谓非悟。聪曰女以此句为药语为病语。颖曰。是药语。聪呵曰。女乃以病为药。又可哉。颖曰。事如函得盖理如箭直锋。妙宁有加者。而犹以为病。兹实未谕。聪曰。借其妙至走。亦止明事理而已。祖师意旨知识所不能到。矧事理乎。故世尊曰。理障碍正知见。事障能续生死。颖恍如梦觉曰。如何受用。聪曰。语不离窠臼。安能出盖缠。颖叹曰。才涉唇吻便落意思。皆是死门终非活路。辞去过京师。寓止驸马都尉李端愿之园。日夕问道。一时公卿多就见闻其议论。随机开悟李公问曰。地狱毕竟是有是无。答曰。诸佛向无中说有。眼见空花。太尉向有中觅无。手[搘-日+且]水月。堪笑眼前见牢狱不避。心外见天堂欲生。殊不知忻怖在心善恶成境太尉但了自心。自然无惑。曰心如何了。答曰。善恶都莫思量。又问。不思量后心归何所。颖曰。且请太尉归宅。颖东游初住舒州香炉峰。移住润州因圣太平之隐静明之雪窦。又迁金山龙游寺。嘉祐四年除夕。遣侍者持书别杨州刁景纯学士曰。明旦当行。不暇相见。厚自爱。景纯开书乃惊曰。当奈何。复书决别而已。中夜侯吏报。扬州驰书船将及岸。颖欣然遣挝鼓升座。叙出世本末谢裨赞丛林者。劝修勿怠。曰吾化当以贤监寺次补下座读景纯书毕。大众拥步上方文。颖跏趺挥令各远立。良久乃化。阅世七十有二。夏五十有三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行事)维摩会法华会等,讲者问者之对配,谓之偶讲。...【意不与小十中二随烦恼相应】 p1210 成唯识论四卷二十页云:何缘此意无余心所?谓忿等十、行相粗动。此识审细,故...《大明高僧传》,简称《明高僧传》,八卷(清藏作六卷),明代释如惺撰。如惺号幻为,为天台宗真清的弟子,复从千松得...【同分色】 p0612 瑜伽五十三卷十七页云:识空不空者:若识不空;名同分色。由此与识、等义转故。若识空者;名...佛心即众生本具之真心,为大觉之妙体;此心决定不改,如世间之印契,故称为印。禅宗之旨在显现佛心印,开觉佛凡不二...(杂名)又名三轮清净偈。三轮者,能施,所施,施物也,清净者,于此三轮无念无所得也。心地观经所谓:能施所施及施...为袈裟之异名。以供养僧众能获大功德,而称僧众为福田,彼等所披着之袈裟即称福田衣。据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卷四之...梵语 bhiksunī,巴利语 bhikkhunī。又作苾刍尼、煏刍尼、备刍尼、比呼尼。或单作尼。即比丘(梵 bhiksu)一词之女...(本生)佛昔为螺髻仙人,名尚阇梨。修禅定,鸟来巢顶上。...即梦中所现善恶之相。此处指大方等陀罗尼经(北凉法众译)卷一所说“十二梦王”之梦相。十二梦王又称十二神王、十二...【法执颠倒与后依他果更互为缘】 p0766 显扬十六卷六页云:如是颠倒、云何与杂染法展转生起?颂曰:由熏起依他...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山中,共摩诃比丘僧二万二千人俱,其名曰:慧命阿若憍陈如、慧命...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印光大师校印本)...
我们在这个世间修行是进进退退,一生好不容易修了点功德,但一转世因隔阴之迷然后下辈子造业,我们所有的福德、功德...问: 请开示学唯识的学习方法? 惟贤长老答: 一是把基本书学好,二是大部头的经论要深入学习。基本的有《五蕴》、...问: 焚烧除障草真可以达到除去鬼魅的效果吗? 法藏法师答: 佛教中真正的趋吉避凶,是以净化自己内在的贪嗔痴为力...
《龙舒净土文》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人生为善恶,果报还如此。 前面是讲到业不失,第三个比较可怕的是:它...
当我们看到他人金钱丰厚,有名车,有豪宅,有地位,我们会认为他是个有福报的人,确实一个人有足够的财富,有一定的...佛陀是很善用方便法门的。 当年,佛陀的母国迦毗罗卫国,王弟难陀,沉迷女色,王孙罗睺罗,年纪又轻,佛陀怕王弟或...
今天雨水纷纷,寒风彻骨,大家不避艰辛的插秧,为了何事呢?昔日百丈惟政禅师向大人说:你为我开田,我为你说大义。...
净土宗的人有一个盲点,以为修福报就会到净土去,很多人是这种概念。他就通过布施持戒去修福,他就想要对这种有漏的...
达观昙颖禅师《佛祖历代通载》
【佛教人物传】
上篇:华严道隆禅师《佛祖历代通载》 | 下篇:天衣义怀禅师《佛祖历代通载》 |
禅林用语。意谓禅僧因执著于佛法之修行,而未能超越至豁达自在之境界。虚堂和尚语录卷一(大四七·九九一下):“从...
偶讲
意不与小十中二随烦恼相应
大明高僧传
同分色
佛心印
布施偈
福田衣
苾刍尼
螺髻仙人
梦相
法执颠倒与后依他果更互为缘
【大藏经】僧伽吒经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哪怕往生边地疑城,也从此与轮回绝缘
如何学习唯识
焚烧除障草可去除鬼魅吗

如果不忏悔,罪业会增长广大

真正有福报之人
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

情不附物,物岂碍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