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持。居化度寺修弥陀忏三年。烬二指增受戒法。造西方三圣像。诵观经弥陀经如意轮咒。愿促阎浮之寿蚤生安乐之邦。一日小疾。哭恸恳告愿垂接引。念佛之声闻于百步。忽见佛身丈六立于池上。即自言曰。我已得中品生。端坐面西而化 。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行事)四月八日释迦之诞生会也。...又称五行十地佛教。为清代仁宗嘉庆(1796~1820)以后之民间宗教。尊奉达摩祖师、无生老母,念诵“无上妙品经”,行...灵,谓灵验。灵祠有二意:(二)又作仁祠。为佛寺之异名。(二)谓祭拜土地神等之祠。 p6938...(故事)释尊将说法华时,怀增上慢之心者有五千人,言我等已证妙果,何要闻法华,各立座而去。法华经方便品曰:说此...全一卷。译者不详。约为刘宋时(420~479)所译。又称如来智印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经记载佛为舍利弗等大声闻...即人身泄漏不净之门孔。指眼、耳、鼻、口、大小便道等六疮门;若将耳、眼、鼻孔之数计为二,则称九疮门。另有特指大...亦名:安居处、夏成安居有五因缘、五因缘夏成安居 子题:五种法成安居、安居五法、别住、安居心三种、三种安居心、...梵语 mūla-vijāna。略称本识、根识。据大众部之说,根本识乃耳识、眼识等一切识之总根源。据此,唯识宗谓大众部已...(一)修道而得之眼通(力)。又作天眼通。宗密之盂兰盆经疏卷下注释目连以道眼观母之生处一文中,道眼即作天眼通解,...(杂语)一施感富,二戒感具色,三忍感力,四进感寿,五禅感安,六智感辩。见善戒经。...指因缘假和合而有的一切事物。...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大家看我们师父们,从早晨念经干什么?报四重恩、报父母恩。父母生我们、养我们,然后我们出家了,对他们一点贡献没...佛涅槃前,阿难尊者问佛:佛灭度后,以谁为师?佛告阿难:佛灭度后,以戒为师,以四念处为住。《佛遗教经》记载世尊...一日,佛陀与五百位具足六神通的阿罗汉应婆罗门阿只达之请,前往接受三个月的供养。然而,供养当天,阿只达被魔乱心...
果报大体有三种,分别为异熟果、等流果和增上果。 异熟果 所谓异熟,有三层含义:一是异时而熟,即因和果的时间不同...
通常我们遇到一些逆境时都会说,我上辈子造了什么孽,怎么会遇到这样的倒霉事。一有点儿不好的事情,或者会说,我真...
莲池大师(一五三五-一六一五)是明末中兴念佛法门的巨匠,因一生化业非凡,与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蕅益智旭等三位...尔时,宝女白佛言:世尊,何障碍故,不令众生疾得大乘? 佛告宝女:有三十二事,以是因缘,为作障碍。何等三十二?...
唐天复年间(901-904),善静禅师南游参学,礼谒元安寺洛浦禅师。洛浦禅师虽收他做了入室弟子,但却安排他去当园头,...
法持《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行诜《佛祖统纪》 | 下篇:慧亨《佛祖统纪》 |
毗婆罗,梵名 Vaibhāra,巴利名 Vebhāra。又作毗诃罗山、毗婆波世山、倍呵罗山、毗呵勒山、鞞陀隶山、髀哆逻山、...
佛生会
青莲教
灵祠
五千增上慢
诸佛慧法身经
疮门
安居住处
根本识
道眼
六度果报
假法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凡是信佛的人,灾害面前多数都是安全的
戒是一切善法之阶梯
佛的马麦之报

十种不善业的果报差别

【推荐】前世虽有修持,现世又放逸,空留下无尽的遗憾

愿诸人以净业而为急务
障碍大乘的32种因缘与速得成就菩提的32种因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