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顺。杜氏。每游历郡国劝念阿弥陀佛。著五悔文赞咏净土。弟子至五台见老人。谓曰。文殊今住终南山。杜顺和上是也。归则顺亡 。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子题:智人由来不嗅误饮酒不结提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四分,若酒,作酒想若疑,若无酒想,皆堕。莫非取境犯;谓...位于四川峨眉金顶。为峨眉山古寺之一,山多雷火,虽经历代修葺,仍屡建屡废。正殿永明华藏寺,殿后原有铜造佛殿一幢...指人之身体。人体每有待于食物、衣服等之资养而生存,故称有待。摩诃止观卷四上(大四六·三六上):“有待之身,必...【三事观察一切杂染清净】 p0223 瑜伽八十五卷十二页云:云何由三种事,观察一切杂染清净?一者、于诸行中,观察杂...以生死能令人漂没,故称为生死流。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三中):“设满世界火,必过要闻法,会当成佛道,广济...(术语)天台宗相传之菩萨戒名。依梵网经而立此称。又名圆顿戒。其戒相仅为梵网之十重四十八轻戒。梵网经下曰:我本...法性土、实报土、色相土、他受用土、变化土。法性土是如来清净法身所依之土;实报土是如来圆满报身所依之土;色相土...(地名)又作佉陀罗山等。七金山之第五。玄应音义一曰:轲梨,应云轲地罗。此译曰轲,空也。地罗,破也。名空破山也...【因能变】 又作因变。为‘果能变’的对称。唯识家就诸识变现诸法,分别为因能变与果能变二种,所谓因能变,指第八...能弘扬道法之五种法师。又作五法师。即:(一)受持法师,谓于如来之言教经论能坚固深信受之,又能忆持而不忘者。(二...【近事律仪有缺减受】 p0822 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十四卷一页云:问:颇有惟受三归,成近事不?为有律仪缺减,成近...《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本经有十事奇特,为众经所无: 1、化主不可思议: 一般经典或佛陀自说,或四佛共说,而《法华》则是十方三世诸佛并...
我们造什么业,就一定要得到什么样的果报又叫业报,这是自然的不加造作的道理。所以我们对这一世的所作所为造什么业...慧明对佛很虔诚,也希望自己的家人都信佛,可是却遭到了丈夫的抵制,说你咋信佛我不管,但别打算让我也和你一样,我...
很多人刚开始接触佛教的时候,都是带着一种有求的心态。就好像觉得往这个功德箱里塞些钱或者我给菩萨烧了一大把香,...问: 佛针对不同根机的众生讲了八万四千法门,现在都讲一门专修,这和法门无量誓愿学是不是矛盾? 大安法师答: 法...有一位父亲,生了三个儿子,由于望子成龙,所以平日对子女管教严格,母亲扮演着慈爱的角色。父亲因最近公事比较忙,...
救世最急者:末世众生,根钝障深,解脱禅定,甚难可得。佛以大悲出此一门,横截生死。急救众生,唯恐不及,故不待请...一个月色朦胧的深夜,在一个靠海的山洞里,一个老和尚正在盘膝打坐。他突然听到了几声哭泣,声音好像来自山脚下的海...
法顺《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智钦《佛祖统纪》 | 下篇:怀感《佛祖统纪》 |
(书名)Madyāmaka-śāstra,具名中观论。四卷,龙树菩萨造,青目菩萨释,姚秦鸠摩罗什译。为古来三论之一,极为...
饮酒戒疑想
普光殿
有待
三事观察一切杂染清净
生死流
一心金刚宝戒
五所依土
轲地罗山
因能变
五种法师
近事律仪有缺减受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法华经」的十不思议事

幸得人身,幸闻净土法门
感化那些没有佛缘的人

不要再「傻傻」地求了
「一门专修」与「法门无量誓愿学」是否矛盾
心开路就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