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鸾。初为术学就陶隐居得仙经。还洛下遇菩提流支。问曰。佛道有长生乎。支笑曰。长生不死吾佛道也。即授以观经曰。能解此则三界无复生。六道无复转。师承其语遂焚毁仙经。昼夜专诵观经修三福业。观想九品。北魏主嘉之号神鸾。敕住汾州玄中寺。一夕正持诵。见梵僧入室。谓曰。吾龙树也。以汝有净土之念。故来见汝。鸾曰。何以教我。僧曰。已去不可及。未来未可追。见在今何在。白驹难与回。言讫不见。鸾即令弟子同音唱佛。西向瞑目而化 。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一)又作四种墨印、四大广说、四大教法。略称四说。广说,广为宣说之意。第一广说,谓若有比丘亲自从佛陀听闻教法,...梵名 Ayodhyā,巴利名 Ayojjhā。中印度古国,其地为印度古文明中心之一。又作阿毗陀国、阿毗阇国、阿逾阇国、阿喻...【正语】 p0499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十页云:复言:世尊!云何正语?世尊告曰:谓圣所爱无漏戒摄无漏作意,同时而...为律宗所说常应远离之四种人,即:(一)乐语他误人,好议论他人之错处者。(二)乐说邪见人,指喜好讲说偏邪见解之人。...(术语)以大乘法治国也。金光明经上曰:舍卫国主波斯匿王,名曰月光。德行十地六度三十七品四不坏净,行摩诃衍化。...【依止离欲】 p0769 杂集论十卷八页云:若缘爱相苦集为苦集时,于此境界,必求离欲。故名依止离欲。...(术语)金胎两部之大日菩萨印,皆为遍法界无所不至之塔印,其真言,金大日为,胎大日为之五字明。金刚顶经曰:诸法...梵语 mūla-kle?a。又作本惑、根本惑。略称作烦恼。与“随烦恼”对称。指诸惑之体可分为贪、瞋、痴、慢、见、疑等六...亦名:律藏无经前六事、戒学无六成就 子题:经前六事 戒本疏·摄教分齐:“今此戒学。是后轮(忆念)收。何以知之?...亦名:期贼行戒缘起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舍卫,众多比丘至毗舍离。贾客私度关不输王税,与比丘为伴,为守...【三牟尼业】 p0187 杂集论八卷六页云:三牟尼业者:谓学无学所有无漏身语意业。唯诸牟尼有此业故。...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
自己的修持以心地清净为最重要,处世接物以言语谨慎为第一。 清心是保持内心恬静,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杂念的...上中专时,我们班主任老师长得很丑:一半脸儿白一半脸儿黑。可是,就是这样一们其貌不扬的教书先生,却有一位很漂亮...
一声大磬响,妄想顿时亡,思惟真心与妄想,又是怎么样。 昨天上课我们了解了,《观经》里面有观像念佛、观想念佛、...
佛在《玉耶女经》里说到,上等的夫妻关系是互相欣赏,中等的夫妻关系是能够互相理解,下等的夫妻关系是能够互相包容...
我等众生骄慢、刚愎自用、愚痴颠倒还自以为是。佛陀有种种的善巧方便来调伏(调柔降伏)之。 佛陀讲经说法,谈因果...● 大启愿轮,深明缘起,其唯《无量寿经》。专阐观法,兼示生因,其唯《十六观经》。如上二经,法门广大,谛理精微...
问: 请问法师,法师一直在讲重罪问题,必须至少忏一年,见好相为止。那么如此说来,一个人犯杀业 净界法师答: 对...
饬终津梁提要 临命终时,四大分张,众苦毕集。若非三昧久证,诚恐不易得力。况眷属不谙利害,往往以世情而破坏彼之...
昙鸾《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道珍《佛祖统纪》 | 下篇:慧光《佛祖统纪》 |
又作浮屠、佛图、蒲图、休屠。(一)梵语 buddha(佛陀)之讹译。我国古代称佛陀为“浮屠氏”,称佛教为“浮屠教”。...
四种广说
阿逾陀国
正语
四种恶人
摩诃衍化
依止离欲
一印二明
根本烦恼
律藏无发起证信二序
与贼期行戒缘起
三牟尼业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修持以净心为要,处世以慎言为先
长得漂亮不如活得漂亮

转凡成圣并不遥远,只在一念之间

婚姻美满之道的三个步骤

佛陀让众生知苦乐法,走解脱之路
印光大师嘉言录--标应读典籍

每天忏悔罪业,罪业的念头是不是又会数数熏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