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应如。婺之浦江胡氏。默记多闻。尤善持论。来学上竺。慈辩深器之。尝往灵山访同志。出六能义反覆辨诘。彼义堕负。师即揭竿系帛。谓之曰。西竺破敌则竖胜幡。道场降魔亦表胜相。今法战既胜当揭一竿。人畏其烈目之虎子。初慈辩得南屏通相三观之旨秘不授人。玉慧觉祈请尤力许。中夜为密说师知之。陟梯揭瓦伏身窃听。飞雪翻空背若被铠。旦白慈辩曰。我于通相三观若有冥授。即录其言以示一众。慈辩怒曰。应如盗法。绍圣初。主越之圆通。尝因讲散谓侍者曰。今日东风吹。教法过浙西去。使眼中有耳者得以有闻。师三十岁便亡卷。每临座侍者供讲帙以俟。绍兴三年迁上竺。兀术焚荡之余。唯存藏室。有劝化人营建者。师曰。我但流通大法耳。他日自有修造者至。及师亡。普觉惟日。果以继席兴土木事。五年九月。车驾幸大士殿。师奏对如流。上喜赐万岁香山以供大士。师不尚著述。尝以偈示人曰。吾传智者一性之宗。三千实相妙空假中。一念法界生佛体同。凡圣一如善恶理融。毗卢身土湛若虚空。达斯旨者法法圆通。左之右之受用无穷。山家称如虎者三人。神照本如四明道如及师也。一夕别大众归寝而终。塔于寺西北隅。嗣法崇先怀志。白莲慧仙。皆足世其业。师有教义。名指难集 。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梵语 māsa,巴利语 māsa。又作磨沙、摩娑迦(梵 māsaka,巴 māsaka)。意译为钱、铜钱。为印度古代通货之一。八...(?~826)唐代越南禅宗无言通派初祖。原籍我国广州,俗姓郑。自幼慕道,稍长出家于浙江双林寺。以其性情恬静寡言...(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宝授童子年始三岁,以金莲供佛,遂与目连舍利弗互相问答,明大乘之法义。又与妙吉祥菩萨...(术语)戒之品类。五戒,十善戒等。梵网经下曰: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又】明戒之篇章名。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五处常当欣赞】 p0280 瑜伽四十六卷八页云:又诸菩萨、于五种处,常当欣赞。何等为五?一者、值佛出世,常得承事...梵语 haridrā,巴利语 haliddā。意译黄姜。又作阿利陀姜。属姜荷科之郁金类。学名 Curcuma longa。花、叶类似生...又业差别有三种,谓顺乐受业、顺苦受业、顺不苦不乐受业。顺乐受业者,谓从欲界乃至第三静虑所有善业。顺苦受业者,...(术语)谓野狐禅者,自无真个见性,而猥对学人下喝也。盖是圆悟雷声洪大,雨点全无,之谓,徒为大喝,更无益学人之...又作莲社十八贤。东晋太元十五年(390),慧远至江西庐山东林寺创白莲社,与道俗一百二十三人共修念佛,后世称其中...(名数)又名五增上缘,亦曰五缘。即念佛者现当二世所应蒙之增上缘,有五种之别。观念法门所谓现生及舍报决定,有大...(譬喻)盗他之牛不知其方法,则不能得醍醐味,以喻外人之剽窃佛教之文句,不能得解脱之益者。涅槃经三曰:世尊入涅...优婆塞戒经...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问: 请尊敬的上宏下海法师开示,我和前夫是大学同学,孩子也十二岁了,因为经常吵架就离婚了,我现在非常痛苦,但...久远劫前,娑婆世界的教主名弗沙佛。当时,释迦牟尼是一位尚未成佛的外道仙人,因慈悲愍念众生,又名为菩萨;与他同...禅宗提倡不立文字。为了说明宗旨,不得不用了文字这一方便法门,就如渡船,是为了上彼岸,就如钓钩,是为了捕到鱼。...
地藏菩萨的大愿不多,四大愿。 第一大愿: 第一大愿,在忉利天,说《地藏经》的时候是在忉利天说的,不是在人间说的...
遗憾的事是恨错难以补救,后悔不已也。如一句话令人难堪,既是说了出口就难以收回,伤害了他人的自尊和感情,纵使后...
你也许无法改变自己在工作中和生活中的位置,但完全可以改变自己所处位置的态度和方式。 1939年,德国军队占领了波...
佛教经常让我们讲身心无忧,身无忧,心无忧。那我们就快乐无比。但是我们往往都是身有忧心也有忧,一有忧愁,我们的...佛有四辩八音,什么叫四辩?就是四无碍辩: (一)义无碍辩。义,是意思,例如本来没有意思,可是佛一说法,就把这意...
法师应如《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法师如靖《佛祖统纪》 | 下篇:法师宗敏《佛祖统纪》 |
复次于法正勤修寻思已,必于诸法得如实智。云何而起如实智耶?谓起四如实智,一名寻思所引如实智,二事寻思所引如实...
磨洒
无言通
宝授菩萨菩提行经
戒品
五处常当欣赞
呵梨陀姜
业差别
胡喝乱喝
庐山十八贤
五种增上缘
盗牛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因为经常吵架就离婚了,女儿也不和我亲
赞佛偈的因缘
说话要说到用处,废话无益

【推荐】地藏菩萨四个大愿

【推荐】勿做人生遗憾事

良好的心态才能成为命运的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