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知廉。赐号通鉴。久学螺溪。以其师崇建殿宇。将永岁寒之绩为请彭城公钱俨(忠懿王弟)作传教院碑于螺溪。时太宗雍熙三年也。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亦名:两膝着地 子题:[骨*妥]地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两膝着地,此长跪也。谓足指及膝拄地。律中,(尼)为身懦...全一卷。明代袁了凡(十六世纪)撰。又称了凡四训。为叙述我国民间道德之代表作品。本书为袁了凡某次参访云谷禅师,...(一)守一心之真如。与守心同义。又观心之本体即佛性,动静二边皆止,臻于平等一味之境界,称为守一不移;此为道信(...【三种重障】 p0181 俱舍论十七卷十五页云:薄伽梵说:重障有三。谓业障,烦恼障,异熟障。如是三障,其体是何?颂...凡十五卷。日本天台宗僧智周(1659~1743)撰。收录天台教义要论二○七题,包括:(一)宗要九十四题,有二佛并出、应...Fayuanzhulin 佛教类书。100卷。唐道世撰,因道世姓韩字玄恽,故《大唐内典录》著录《法苑珠林》题称沙门玄恽撰...又叫做开眼,即佛像落成后,举行仪式以供奉之。...(杂名)Gopālaka,译曰牧牛经。见玄应音义二十五。...(天名)琰魔为劝善惩恶之判官,故谓为法王。药师经古迹记曰:晓悟罪人,止众恶故。虽鬼界摄,亦名法王。...(杂语)凡金胎两部之曼荼罗。一曼荼罗之诸尊,皆向大日而坐,例如金刚界五解脱轮之圣众,前右左后虽异,然皆面向大...【四善根位】 唯识宗将实践修行的阶位分为五位,其第二位为加行位,即四善根位;亦即是于资粮位之后,入十回向至满...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毗尼日用切要...
在人生的旅途中,没有哪个人能够做到一帆风顺。人生的起起落落,或者悲欢离合在所难免。有时我们心灵的阳光会被雾霾...
有一段时间,佛陀居止在毗舍离城外林中。当时世尊向比丘们开示:往昔我尚未成佛时,住大畏山修行。一般人进入大畏山...
在修道当中应如蕅益大师所说:应以猛切心治姑待心,常念时不待人,一蹉便成百蹉。 修道,大丈夫要用勇猛精进的心来...问: 我一直在家念佛,也没有什么成绩,据说有人念佛能念到根尘脱落,是什么样子?什么是进入大光明境?听说很多人...
有一位禁欲苦行的修道者,准备离开他所住的村庄,到无人居住的山中去隐居修行,他只带了一块布当作衣服,就一个人到...
中国的佛教史上,知识分子与佛学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议题,在当下的语境中,也具有非常的吸引力。我们的所思所想,所...
善人和善根人,什么叫善根人他曾经修过行,曾经见佛闻法持戒,这就是他的善根,他有这个善根就有相续,今生闻到佛法...八关斋戒是佛陀为了使在家信众有机会学习出家生活,藉以长养出世善根,种植出世正因,而特别开设的方便法门。所以,...
法师知廉《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法师行靖与行绍《佛祖统纪》 | 下篇:法师愿齐《佛祖统纪》 |
(名数)梵语薄伽梵之六义也。一自在,二炽盛,三端严,四名称,五吉祥,六尊贵。见佛地经论一。...
长跪
阴录
守一
三种重障
台宗二百题
《法苑珠林》
开光
瞿波洛迦
琰魔法王
诸尊之面位
四善根位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学会转变心态,幸福其实很简单

世尊示苦行非道

常念时不待人,一蹉便成百蹉
大安法师:什么是根尘脱落和大光明境

欲望永远都不能满足

近代知识分子和净土信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