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弥遮迦尊者。中印度人。八千仙人导首。多闻博达有大辩才。往见提迦多曰。我昔与师同生梵天。我遇阿私陀教授仙法。师遇大善知识修习佛道。自此殊途已经六劫。彼仙记曰。汝后六劫当遇同学获证圣果。今日得遇非宿缘耶。提迦多。即为说法得证无漏。仙众不信。提迦多为现神变。众方信服俱得道果。提迦多。临欲入灭以法付嘱。而告之曰。佛以正法付大迦叶。如是展转乃至于我。我今付汝宜当流布。弥遮迦受教宣流正法。于诸众生开涅槃道。化缘已毕遂入涅槃。众取舍利起塔供养(付法藏经)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位于上海静安寺路,路以寺得名。寺建于三国吴赤乌十年(247),原名沪渎重玄寺,唐改称永泰禅院,宋大中祥符元年(...(印相)以左手作拳申头指,稍屈第三节,如钩形,立大指而押之。是钩印也。真言曰:归命系系俱摩啰摩耶揭多。...(术语)欲济度一切众生之菩萨大悲心也。往生论注下曰:按王舍城所说无量寿经,三辈章中虽行有优劣,莫不皆发无上菩...1、二谛之一,又名胜义谛、第一义谛、即圣智所知所见的真实理性,亦即内证的离言法性。圣智所知见的真实理性,离诸...梵语 adhimoksa,巴利语 adhimutti。又作信解。心所之名。为俱舍七十五法中十大地法之一,唯识百法中五别境之一。殊...(术语)一类者不变更其性质而相续为一类也。...(术语)丰足利人也。法华经譬喻品曰:饶益诸子等与大车。...缺乏德行之一般凡夫,或菩萨中阶位较低者,于降生时即忘失前生之事,称为隔生即忘。 p5695...如契经言决定受业,云何名为决定受业?谓作业决定,受异熟决定分位决定。...(术语)谓色声等之有为法也。其解释诸师各异。天台谓阴有二义:一阴者荫覆之义,谓色声等之有为法荫覆真理也。二积...云何名为以无量门正为开示灭真是灭?谓正开示。即上所说。爱后有爱。喜俱行爱。彼彼喜爱。无余永断。弃舍变吐。尽离...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普贤行愿品...谈到素食,人们往往会担心一个问题:如果不吃肉,我能得到充分的营养吗?蛋白质够吗?这其实是不用担心的,素食品能...病苦是帮助道心增长的逆增上缘,重病更可能是悟道的因缘。 因为在亲身经历病痛的折磨之后,才能体会到救苦救难的菩...
《阿含经》讲三个法门: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佛陀讲三贴药。 第一个观察因缘是无常的。你说你今生福报很...
最容易的超度法门是念佛,不论时地,不拣根机,只要念佛,便得利益,若以目的而论,西方弥陀净土的念佛法门,不用讳...通常我们认为一个积极的人,应该就是乐观、开朗、进取的。然而积极的人是否真的都是如此呢? 事实上,积极到了某一...
现在人总想休息、放松,为什么呢?因为太累了,这其实是生命力不够的表现。 从报德现象来说,我们这个时代是修法机...
那么有没有的来的话,我们这里再给大家点及一下。首先是从这个宇宙的大背景,整个宏阔佛法的这种大背景,讲一下佛教...问: 师父,如果诵经后出现一些不如意的事,是不是就可以先不诵了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慧广法师答: 诵经的目的就...
六祖弥遮迦尊者《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五祖提迦多尊者《佛祖统纪》 | 下篇:七祖佛陀难提尊者《佛祖统纪》 |
【学见】 p1381 大毗婆沙论九十八卷五页云:云何学见?答:学慧。谓无漏忍,及学八智。从苦法智忍,乃至金刚喻定诸...
静安寺
光网童子印明
度众生心
真谛
胜解
等流相续
饶益
隔生即忘
决定受业
阴
无量门正为开示灭真是灭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杨梓茗居士:不吃肉能得到充分的营养吗
圣严法师《谢谢癌菩萨》

晚年能不能往生,有两个指标

最容易的超度法门是念佛
积极而不紧张

了解放逸的源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