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眠义者,为烦恼之异名。谓贪嗔等之烦恼,随逐有情而不离,故曰随。烦恼之状体幽微,难于了知,犹如睡眠之状体,故曰眠。又谓烦恼随逐有情而增昏滞如睡眠,故名随眠。其数有六:
一、贪 染爱耽着。 四、慢 高己抑他。
二、嗔 恚恼损害。 五、疑 犹豫谛理。
三、无明 愚痴闇昧。 六、见 邪见不正。
佛教词典 > 佛学次第统编 > 正文
(一)为密教胎藏界曼荼罗十三大院之一。位于上方第三重,即释迦院之东方。以文殊师利菩萨为主尊。文殊之右方,次第安...羯磨疏·诸戒受法篇:“问:‘戒师白和,教师则无者?’答:‘互有无也,终是僧义。以辄问难,众情难忍,故前白请。...(地名)Ayodhyā,阿逾阇之略,弥勒菩萨自天降说瑜伽论之大讲堂。即在此国。可洪音义二曰:逾阇国名,阿逾阇国此云...【趣求法乐】 p1327 佛地经论二卷十二页云:趣求法乐者:求正法时,欲趣大乐,谓佛菩提。不求余事。或求法时,为令...(术语)无量寿经之流通分,释尊对弥勒菩萨,殷勤付属弥陀之名号,告以一念之称名,有无上大利之功德。命永宜传持此...【成就善巧所得胜利】 p0667 集论三卷十一页云:于成就善巧,得何胜利?能善了知诸法增减。知增减故;于世兴衰...(1262~1329)元代禅僧。温州(浙江)乐清人,俗姓林。字古林,号金刚幢、休居叟。一般称为茂古林。以墨迹扬名海外...(一)为东晋佛教(我国初期佛教急遽发展之时代)之中心人物。常山扶柳(河北正定)人,俗姓卫。生于东晋永嘉六年(3...行事钞·通辨羯磨篇:“就中加三法料简:一、增减;二、通塞;三、是非。初中,若事轻小,无有缘起,则无乞辞。又不...(术语)身口意之三业为能作,其发动造作云所作。无量寿经上曰:亦无所作,亦无所有。慧远疏曰:亦无所作无因可作,...【四种瑜伽复各四种】 p0463 显扬七卷八页云:瑜伽分别者:谓依四种瑜伽,正学学处。一、信。二、欲。三、正勤。四...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龙藏本)...
生活难免遭遇各种各样逆境,面对这些人事,人多半会无法安忍。讲理行不通,就干脆以牙还牙、以暴制暴。忍无可忍,便...
佛法是妙法,绝定兑现,兑现是兑现但要符合因果,你不要在因果之外求。不合乎因果、不合乎条件,那什么都得不到;只...浅薄的乐,往往是苦因。 一位乡下财主,一天,在一高官家中作客。饭局之中,有美女跳舞和演奏。他十分喜欢,不禁说...
在《维摩诘经》中,佛说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当时,舍利弗便对佛陀...若懂得说好话,人际沟通可以更圆通。当我们面对意见相反的人时,讲话有必要谦和而委婉。否则正像把盐撒到伤口,使对...
问: 忆佛念佛和心想佛号相不相同? 净界法师答: 佛号,我想这样,你忆念佛陀的功德,四十八愿,对不对?你要想办...
人生一世,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生活将会是与众不同,做个真诚善良的人,做自己喜欢的事,别人真不真诚,善不善良你不...
问: 师父,是经书读得越多越好呢?还是读得越深越好呢? 梦参老和尚答: 我推荐经书,我得看看你的个性,还得知道...
六随眠
【佛学次第统编】
上篇:十事 | 下篇:十随眠 |
量,梵语 pramāna 之意译。量论,即指有关量之研究。梵语 pramāna 之语义,可解作 pramā(正知)与 ana(作具)...
文殊院
戒师有和无差教师有差无和
逾阇
趣求法乐
付属一念
成就善巧所得胜利
清茂
道安
羯磨增减
所作
四种瑜伽复各四种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为什么要忍

学佛之人的四种感应
天天看美女跳舞和演奏如何?

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
不仅要会做,也要会说

把佛号跟四十八愿做连结

让善良的心与生命同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