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世间,所谓六趣三界,总称六凡。兹叙出世,亦有四圣。圣者正也,圣人行于正道,故谓之圣。如何谓之正道耶?能对治凡夫一切妄惑染业,即行正道。究竟断其妄惑染业,而不受报趣,即为圣者。总之转迷为悟而已。所谓迷者,对于事理颠倒闇昧之谓;所谓悟者,对于事理明达了彻之谓也。
佛教词典 > 佛学次第统编 > 正文
子题:如法治 行事钞·瞻病送终篇:“简人中,四分,若有病者,听和尚、若同和尚,阿阇梨、若同阿阇梨,若弟子,从...(Poussin, Louis de la Valle; 1869~1937)比利时之佛教学学者。早年曾从法国学者莱维研究东方学。一八九三年以后...清代民间宗教。起于道光年间(1821~1850),教主王法中,曾从河南涉县之申老叙学习教理,申老叙唱“南无天国阿弥陀...【一切事苦】 p0006 瑜伽四十二卷八页云:云何名为一切事苦?当知此苦,略有八种。一、依止处苦,二、世法处苦...(故事)优婆鞠多之故事。付法传三谓尔时有一比丘尼,年百二十,曾见如来,优婆鞠多,知彼见佛,欲至其所,寻遣使者...位于湖北黄梅县西北。又称破头山、破额山。唐武德七年(624),禅宗四祖道信住于此,改名双峰山,并就地构筑庵室,...福足和慧足。在六度中,般若是慧足,其余五度是福足。...(人名)隋大业中幽州智泉寺沙门。刻大藏经于石,封藏于涿州白带山者。...(名数)独头无明,又云不共无明。俱舍论唯识论谓无明与其余贪等五大惑共起为相应无明,无明独起,为独头无明,又云...(术语)宿昔之因缘也。华严经二十五曰:同行宿缘诸清净众,于中止住。梁传求那跋陀罗曰:不图宿缘乃逢此事。...法界即名达磨驮都,此云法界,又曰法性,亦曰实相。法界之义有多种,以二义释之,一就事,二约理。就事而言,法者诸...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一 缘起 山僧,今日受吴璧华居士请,讲普贤行愿品;因时迫不及详谈,仅将普贤十大愿王,别为解释。 二 总标 所谓十...袈裟是梵语,到了晋朝葛洪撰写字苑,才把它改成袈裟了。袈裟又叫做袈裟野、或迦罗沙曳,义译是浊、坏色、不正色、赤...堪嗟人心如铁,终日杀生造业,他身滋养尔身,心上如何忍得? 为人若遭疾病,便去杀生造业,你愿身体平安,他岂该数...本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长老在柏林禅寺时,记者专程去做了采访,且有幸第一次看到净慧长老与拜访企业家之间的...劝发真信 念佛三昧。其来尚矣。自远祖崛起庐山。肇兴莲社。六时净行。遂成千古芳规。虽日功高易进。乃末世行人罕获...农历正月廿一是净土宗第九代祖师蕅益大师圆寂日。蕅益大师生活在明末清初,这是一个国土板荡、风雨飘摇的时代。但即...一位年轻人即将大学毕业。他一直渴望拥有一辆跑车。于是,他跟父亲说了自己的想法。 随着毕业典礼的临近,年轻人期...靠自力修行,我们解决不了见惑思惑的问题。没有遇到出离之缘,就是没有遇到佛力加持的强缘、增上缘。所以虽然也有点...
四圣
【佛学次第统编】
上篇:出世间相 | 下篇:转妄归真 |
(名数)谓综括华严经所诠之义理,有五周之因果也。一所信因果,二差别因果。三平等因果,四成行因果,五证入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