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净土门所立。一往相回向,以己之功德回施一切众生愿同往生阿弥陀如来之安乐世界也。二还相回向,生彼土已,成就一切功德,愿回来生死稠林而教化一切众生使向净土也。见往生论注下。【又】众生与佛果也。天台仁王经疏上曰:“回向二种:一者所作回施众生,二者所作回向佛果。”【又】一正回向,二邪回向也。上所述者是正回向,若以此功德,期望为未来恶鬼神,则为邪回向,古今来其例甚多。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语)开声闻缘觉二乘之证果者,而声闻之初果,经八万劫,二果经六万劫,三果经四万劫,四果经二万劫,缘觉经十千...指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术语)二忍之一。众生忍也。...(术语)大乘法中最上之法门也。语出楞伽经。对于权大乘之法而指实大乘之法,又对于自力圣道之大乘而指他力本愿一乘...梵语 kalpa sūtra。原指密部本经所说诸佛、菩萨、天部等,于秘密坛场之密印、供养、三昧耶、曼荼罗、念诵等一切仪...【梵轮】 p1032 如沙门性异名中说。 二解 大毗婆沙论一百八十二卷一页云:如大四十法门经说:有二十善品,二十不善...(物名)又作朅伽。译曰剑。或名大慧刀。见慧琳音义三十六。见竭誐条。梵Khaḍga。...(术语)同于权化。自本地权现垂迹之化身也。最胜王经七曰:世尊金刚体,权现于化身。...法界即名达磨驮都,此云法界,又曰法性,亦曰实相。法界之义有多种,以二义释之,一就事,二约理。就事而言,法者诸...(书名)齐萧子良撰。谓以沙门净身口七支,不起诸恶,长养增进菩提善根,如是修习成佛无差,则能绍续三世佛种。是佛...【化身差别有八】 p0386 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五卷一页云:然所化身,差别有八。谓生欲界,作欲界化,有二种。一、似...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莫(mo)悉(xi)怛(da)哩(li)野(ye)地(di)尾(wei)迦(jia)南(nan)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在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佛陀住世时,众僧日中一食,托钵化缘毕,或在山林间经行,或于树下静坐思惟谛理,个个摄心专注,精进行道。 一天,...
当我们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基本上要注意两个重点: 第一个就是云何应住,第二个就是云何降伏其心。 我们知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境缘无好坏,好坏起於心。愚人除境不除心,至人除心不除境。既除矣,境岂实有?达境本空,便能素位而行。不愿乎外,...
那么在十方如来一念的清净涅槃的心中,佛陀的心情是怎么样呢?他是怜念众生,他经常的去悯念一切的凡夫众生,那种情...
明学长老92岁,而体型瘦削,风范淡定。2012年5月19日到20日,两天里几次见到老和尚,或讲话,或洒净,或主法,乃至...现代学佛的又一倾向,是出世的。佛法中,人天乘是恋世的,耽恋着世间欲乐,没有出世解脱的意向。小乘与人天法相反,...
作为人的特点,安士居士在这里,概述了十二种特点: 首先是谈人的一种尊贵性,万物皆备于我,仁义礼智本身具足,世...
二种回向
【佛学大辞典】
上篇:回向 | 下篇:三种回向 |
荼毗之遗骨分葬于各地者,称为分身舍利。又称碎身舍利。为“全身舍利”之对称。如佛陀之舍利分葬于八国,阿难之舍利...
八万劫小乘
六八弘誓
生忍
大乘无上法
仪轨
梵轮
憩伽
权现
法界
净住子
化身差别有八
【大藏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护心勿起瞋

修学首楞严王三昧时要注意的两个重点
诸葛亮给子书(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慧)
境无好坏,好坏起於心

佛陀不能主动地救拔我们

明学长老的「佛事道影」
印顺法师《现代佛教不宜隐遁山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