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三善知识之一。同心行道之人也。止观四曰:“切磋琢磨,同心齐志,如乘一船。互相敬重,如视世尊,是名同行。”同辅行曰:“言同行者,己他互同,递相策发,人异行同,故名同行。”五会法事赞下曰:“各留半座乘华叶,待我阎浮同行人。”新华严经七十三说同行之义,举八十四同。法华经五百授记品曰:“饶益同梵行者。”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植物)Kṣauma,又作菆摩。译云麻衣。西域记二曰:刍摩衣,麻之类也。慧琳音义三十一曰:刍摩衣,上侧俱反,梵语...(杂语)Suvarṇa,译曰金。见金光明经玄义下。...(882~966)唐末五代禅僧。河北邢台人,俗姓廉。出家后,严守戒行。遍历诸方,至舒州投子山(安徽安庆附近)参谒大...梵语 rasa,巴利语同。依感觉器官或感觉机能(即五根),所得知对象(五境)之一。即由舌根所尝之味,亦即舌根所受...众生所得的身体果报,可分为总别二种,其引生果报的主要成分为引果,引生果报的局部成分为满果,例如第八识的总报是...(经名)一卷,唐义净译。说老病死三法之不可爱,后附五言颂十二首,七言颂四首,谓之无常偈。西天僧葬时颂之。...(术语)通论事实,谓之据实通论,就其中之多者胜者而论,谓之据胜为论。如色之名,据实通论,则五根五境无表色之十...(术语)二乘所证之涅槃境界也。大日经一曰:蕴处界,能执所执皆离法性,如是证寂然界。同疏二曰:行者如是观照时从...疑者,于谛犹豫为体,善品不生依止为业。于谛犹豫者,亦摄于实犹豫,如其所应灭道谛摄故。善品不生者,谓由不决不造...【烦恼依处】 p1192 瑜伽五十五卷七页云:问:本烦恼有几种依处?答:六。一、与无明俱,可意杂染境界。二、与无明...(杂语)方角与所处也。法华经曰:善应诸方所。...僧伽吒经...地藏十轮经...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造化权舆之首,天道未分;龟龙系象之初,人文始着。虽万八千...
我素食至今已七年了,一向若无其事,也不想说什么话。这会大醒法师来信,要我写一篇素食以后,我就写些。 我看世间...
好,各位,那我们先,既然是今天大家来行这个佛事,特别的殊胜难得。尤其是我本人,可能了解的知道,原来在中国佛学...
这个圆成实是什么因缘安立的呢?当我们修习我空观、法空观,来破除内心的相似影像,要注意这个空观它不是破除外境,...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国际生物医学特征辨识学会副主席,被称为中国色诊第一人的王鸿谟教授日前接受《...世间上的人都明白冥冥之中有命运的存在,而更多的人认为命运是命神的安排。其实,命运把握在我们自身手里。我们过去...问: 业因为何会增长广大? 大安法师答: 业因就是你举心动念,行为造作,他有个串习,那串习如果你没有止住,他就...
大乘佛教,有很多很多的法门可以来修学,古德把整个大乘佛教的修学,把它分成两个重点,一个叫做理观,一个叫做事修...
疾病由来是药方,深知生死是无常。 重刑受过悲牢狱,剧苦尝来厌革囊。 念念弥陀休背觉,心心极乐愿还乡。 何时得受...
同行
【佛学大辞典】
上篇:同生神 | 下篇:同如来庄严具 |
(譬喻)言业之系缚如绳也。止观七上曰:业绳未断,去已复还。...
刍摩
修跋拏
岩俊
味
引果
无常经
据胜为论
寂然界
疑
烦恼依处
方所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丰子恺:素食以后

宏海法师2018天津行开示

一个开悟的人,他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从脸上的颜色看自己的健康
命运把握在我们自身手里
业因为何会增长广大

得到临终正念的三个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