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名)藏住持衣财之处,此方所谓眠藏。见象器笺一。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解脱身】 二佛身之一。佛身解脱烦恼障,故名解脱身。《成唯识论述记》卷十曰:‘言法身者,非三身中之法身也。佛...(术语)凡一佛出世则以其佛为本,立正法,像法,末法之三时。然诸经皆说正像之二时,大悲经独说正像末三时。又如杂...(1309~1380)明代浙江浦江人。字景濂。号潜溪、无相居士、龙门子、仙华生、白牛生、南宫散吏、南山樵者。少从吴莱...(一)令远处见闻神力与令各各见佛神力。(一)谓佛在一处说法,能使他方异土之众生皆得见闻之神力。(二)谓能使一一众生...(术语)六根之一。眼识发生之所依者。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其体质清净,是为实之眼根,不可以肉眼见者,是名胜义根...亦名:得道向未具说戒犯缘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五缘:一、内实得道,除增上慢人;二、自言己证;三、向未具人说...【五种受用欲者所爱境界】 p0288 此卽五尘也。瑜伽十四卷十四页云:又有五种受用欲者所爱境界。诸乐欲者,常所追求...Yanshou 五代宋初僧人。俗姓王,字冲元,浙江余杭人。自幼信佛,戒杀放生。曾任余杭库吏、华亭镇将,30岁从龙册...华译为总持,总是总摄一切法,持是能持无量义。也就是能掌握一切法的总纲领的意思。...又作五事非法、五事妄语。印度部派佛教大众部之祖大天(梵 Mahādeva,年代约于佛入灭后百年)尝编作一偈,以宣扬其...【诸烦恼魅甚于鬼魅】 p1356 瑜伽七十卷十四页云:复次由五种相,诸烦恼魅,甚于鬼魅。一者,若为一鬼所魅;唯卽为...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劝发菩提心文...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
是以欲透尘劳,须知要径。将施妙药,先候病源。若细意推寻,冥心体察,则何尘而不出,何病而不消,断惑之门,斯为要...
我们现在是活在无始的妄想中,那要怎么转成真如而趋向于大佛顶呢?这就是楞严经所要修学的主要内容。其实我们的人生...
布施功德无量,是我们常说的行话。但是,功德从哪里来呢?内心快乐便是功德。但是,为什么布施会内心快乐?这只有布...永平寺里,有一位八十多岁陀着背的老禅师,在大太阳下晒香菇,住持和尚道元禅师看到以后,忍不住的说:长老!您年纪...
卍字是在佛像及佛教文物中常见的符号,读作万或室利靺蹉洛刹囊,是佛陀三十二种大人相之一,据《长阿含经》说,它是...
提起佛教,不少人马上会联想到寺院里、银幕上圆领方袍的法师、比丘尼的形象。的确,佛教徒虽分出家、在家二众,但以...
今为一一条陈,庶不至临时无所适从耳。 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者。 切劝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如有应交...
今人多无知,不孝父母,不敬长辈,唯独溺爱子孙。从小就给孩子锦衣玉食,娇生惯养,衣食住行,皆是最好。结果孩子成...
衣钵阁
【佛学大辞典】
上篇:衣钵 | 下篇:衣钵侍者 |
【唯有一乘而有种种有情种姓】 p1010 瑜伽七十六卷十页云:复次胜义生!诸声闻乘种姓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迹故;证得...
解脱身
正像末
宋濂
二种神力
眼根
实得道向白衣说戒犯缘
五种受用欲者所爱境界
延寿(904~975)
陀罗尼
大天五事
诸烦恼魅甚于鬼魅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超越轮回导归净土的路

每一天都在增上,那你的生命就有意义

为什么布施会内心快乐
别人并不是我

佛教中「卍」字由来

如法的出家方式及出家功德

如何善巧开导安慰临终之病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