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打椎曰打静。静有南北之异义。南部之义,静是所打,即指砧。谓打砧静众也。北京之义,静是能打,即指椎。谓打椎静众也。行事钞资持记下四之一曰:“打椎止为自告静众,不同钟磬打为事用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亦名:篇义 子题:三均、名均、体均、究竟均、篇聚七五用分均杂 戒本疏·正果五篇:“篇义如何?(一,昔解)(一、...【等无间缘义】 p1121 大毗婆沙论十卷十七页云:已说体相;所以今当说。问:何故名曰等无间缘?答:此缘能引等无间...(术语)涅槃经所说,有乘戒二门,乘门之所说者即佛性常住也。以见如来入涅槃而迷执为佛性无常,今化身寄于涅槃而说...(杂语)教贫困老母使卖贫得生天果,见贤愚经五迦旃延教老母卖贫品,诸经要集六,经律异相十五。尊者受佛敕往本生处...(譬喻)智慧能洗烦恼之垢,故譬以水也。文殊师利问经曰:心性本净,诸过为垢。以智慧水,洗除心垢。...(1608~1646)日本临济宗僧。为山城灵源院之开山。俗姓源。字一丝。十四岁出家,十九岁受具足戒,后入愚堂寔之室,...(名数)四如来四亲近之十六菩萨也,简别于贤劫之十六尊,特称为大菩萨。...禅林中,负责至寺外街坊间劝化米麦,以供养众僧之职称。所募化之米、麦,各称化米、化麦。其他,尚有菜街坊、酱街坊...(地名)山名。出栴檀之处。...子题:净人作净四句 行事钞·四药受净篇:“明处人。若使 净人作净有四句 :一、人果俱在净地,成净大善;二、人果...【能转道】 p0892 成唯识论十卷四页云:一、能转道。此复有二。一、能伏道。谓伏二障随眠势力,令不引起二障现...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昔日,有一个小孩,名叫沙弥罗,年七岁,喜好修学解脱道,于是跟随一位沙门出家修行,作其弟子。师徒住在山中,沙弥...
灵山嘉会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三万二千。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
我们看天人的口业有四种。 第四、妄语戒。 在天人因地的妄语戒,也是有止、作两种善。从断的角度来说,断除虚言欺...某个小乡村里,有位妇人生了一个白白胖胖、十分可爱的男婴,但是男婴到了周岁时仍不会爬行,他的父母著急地四处求医...
一难 生为肉球 人生总要经历生、老、病、死四种痛苦,尤以生苦影响母体最大,所以我们学佛人,要上报四重恩,下济三...
第三段就正式讲到他破妄显真,看到药的总相。看第三段,即味开悟。 承事如来,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离身...如果我们懂得佛门的表法意义,你在寺院里面走一圈,整个佛法统统教给你,你就晓得佛法完全是生活法。 【进山门,入...
针对业力的断恶修善,如果出现安乐的果报,我们应该少欲知足;这里的经文是讲痛苦的果报,如果有恶因缘的果报出现,...
打静
【佛学大辞典】
上篇:打给 | 下篇:打掷 |
日本宗派名。其主旨以修持咒法,证得神验为本义,故强调跋涉山林,苦修练行。役小角为开祖,其后有泰澄、法道等,均...
五篇篇义
等无间缘义
佛性常住
迦旃延教化
智慧水
文守
十六大菩萨
米麦街坊
摩梨
净生种法处人
能转道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五母同悲一子

《观无量寿佛经》图文解说

天乘十善业之口业
小男孩的愿望

虚云老和尚经历的十次劫难

药王药上菩萨因尝药而开悟
佛门的教学艺术(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