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诸法本来性空,非始于今名为本空。无量寿经下曰:“净慧知本空。”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执金刚躃地处】 p1031 西域记六卷十八页云:善贤寂灭侧,有窣堵波。是执金刚躃地之处,大悲世尊,随机利见,化功...【取蕴】 p0815 瑜伽八十八卷十三页云:又由一向杂染因缘增上力故;建立取蕴。当知取蕴,唯是有漏。 二解 ...三藏法数云:十八界,界即界分,谓众生心色俱迷者故。大圣教门,开色为十界,开心为八界,令其观此色心二法,皆从虚...(图像)瑜祇经金刚吉祥大成就品曰:大金刚吉祥佛母复说画像曼拏罗法:取白净素罥等于自身量图画之,凡一切瑜伽中像...梵语 ānāpāna。乃入出息之义。又作安那般那、阿那阿波那。略称安般。āna,原为遣来之意,转指入息;apāna,原...(本生)大方便佛报恩经四说:释迦如来于过去为波罗奈国王,称为大光明。惠施一切,不逆人意。敌国之王闻之,使婆罗...【龟藏支】 p1391 瑜伽十九卷七页云:谓如有一,依初静虑,舍三恶寻。所谓欲寻、恚寻、害寻。又能弃舍初静虑地诸善...谓色无色界系。除诸见余结缚随眠随烦恼缠。是名我语取。...【四种别无别建立异不异性】 p0470 瑜伽一百卷十三页云:又由四种别无别故,应知建立异不异性。一、由所因别无别故...全一卷,凡三十七章。东汉末年苍梧太守牟子博(明本作牟融)撰于三世纪间。全称牟子理惑论。又称牟融辩惑。收于大正...(一)禅林用语。不依文字、语言,直悟佛陀所悟之境界,即称为教外别传。又称单传。故禅宗又作别传宗,系教外别传宗之...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
宇宙间一切万法是因缘所生,今试依《瑜伽师地论有寻有伺地》中对于缘起的甚深义──「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
地藏菩萨誓愿宏深,悲心至切。曾无数次发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若能忏悔业障,身心清净,行...
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要了解阿弥陀佛跟我们这些众生是什么样的关系?如果这个不能了解的话,就觉得念这句佛号是非常...
佛陀开悟之后,第一件事情,回到苦行林去度了五比丘。他宣说的法门,第一件事情讲到四谛法门,把生命分成了二部分:...
打七到第九天,如果功夫用得好的话,应该有些消息。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大家在用功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克服两种情绪...现代人每天熙熙攘攘,席不暇暖,问他为什么这么忙?他的回答总是:想追求幸福和快乐。 幸福和快乐到底在哪儿呢?是...一青年向一禅师求教。 大师,有人赞我是天才,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一辈子不会有多大出息。依您看...
佛陀往昔与五百位大比丘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一日,舍利弗尊者在耆阇崛山中僻静处补旧衣。当时,有一万位梵迦夷天人...
本空
【佛学大辞典】
上篇:本明 | 下篇:本法身 |
梵语 ā?raya-parivrtti 或 ā?raya-parāvrtti。转所依之意。又作所依已转、变住。转,转舍、转得之义;依,指使染...
执金刚躃地处
取蕴
十八界(二)
佛眼曼陀罗
阿那波那
大光明王舍头施婆罗门
龟藏支
我语取
四种别无别建立异不异性
理惑论
教外别传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喻解无生四句

受持读诵《地藏经》的殊胜利益

阿弥陀佛与我们众生的关系

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

禅坐时需克服两种情绪,防止两个偏差
【推荐】幸福快乐到底在哪里?
一斤米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