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又云当来。谓事物之作用,众生之果报等之当来而未来者。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表色与无表色也。...云何病苦?病谓头痛。眼痛耳痛。鼻痛舌痛。面痛唇痛。齿痛腭痛。喉痛心痛。风病嗽病。气病噫病。癞病痔病。痢病麻病...毗纽,梵名 Visnu。又作毗瑟笯天、毗湿笯天、毗搜纽天。意译遍人天、遍净天等。乃印度教三主神之一。于吠陀神话时期...(术语)义理与相状也。五教章下曰:佛果义相。【又】义理之相状也。三藏法数十五曰:义相名相,即能诠教下,所诠义...(术语)梵语娜么Nāmān(N.sg.n.Nāma),能随音声赴物体,因而诠体,使人起想者。以闻其名,则其物体之相必浮...全一卷。元代大鉴清拙正澄撰。今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一册。又作大鉴小清规。略述临济宗丛林之规矩,计收两班出班拈香之...(经名)具名卢至长者因缘经,一卷,失译,记悭贪之卢至长者得道因缘。...(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摩登伽经第一品之异译。...(名数)十二部经中之九部也。有大小乘之别。大乘义章一曰:小乘九者、十二部中、除彼授记无问自说及以方广。大乘九...一般指色界之善业。又作白白报业、白白异熟业(梵 karmaj ?uklaj ?ukla-vipākaj,巴 kammaj sukkaj sukka-vipāka...为“无漏业”之对称。指不离烦恼过非之诸善恶业。在黑白等四业中,以招欲界恶果之黑黑业、招色界善果之白白业及招欲...(印光大师校印版本)...普贤菩萨行愿赞...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问: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有云: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弟子深厌...
为什么清末民初的知识分子那么痛恨儒家?实际上它最远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宋明理学。宋明理学它跟先秦的原始儒家有很大...
【原文】 看经须是周遍广博,方得融贯,不致偏执。盖经有此处建立、彼处扫荡,此处扫荡、彼处建立,随时逐机,无定...
修学佛法的过程,就是不断破除无始以来的贪嗔痴等一切诸漏,逐渐证悟佛性,但前提是通过戒定慧的不断增长,才能在修...佛陀时代,有位婆罗门国王名叫多味写,平日信奉九十六种外道。一天,国王忽萌善心,欲行大布施,于是依照婆罗门教的...
从大乘的角度呢,心主要的调整啊,有三个方向: 第一个是出离心。 我们开始修学大乘佛法的时候,第一个要调整我们的...
问: 平时深信切愿,行持也坚持,但临终时四大分解,凡夫保持不住佛念,只能随业投胎去了,此时神识已掌控不了,怎...世间人生病或者有危险灾难等等不幸,不知道念佛修积善业,却妄想祈求鬼神的加持,于是,以至于杀害生命祭祀鬼神,不...
未来
【佛学大辞典】
上篇:未作不得 | 下篇:未来世 |
佛与祖师。然禅宗以佛即祖师,祖师即古佛,两者并无差别;一般多用于指大悟彻底、达佛分际之祖师,如碧岩录第二十五...
表无表色
病苦
毗纽天
义相
名
大鉴禅师小清规
卢至长者经
摩邓女经
九经
白白业
有漏业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度众生的心发不出来,这样能否往生

能够弘扬因果轮回观念,他的功德是巨大的

如果偏执经文中一义而不能圆融,必将误人慧命

在家佛弟子的课诵选择
戒贪得自在

【推荐】调整心态有三个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