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小乘四向四果之圣者也。向果为一双,四种之一双即八辈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又作三敬礼、三礼。乃礼拜佛、法、僧三宝之意。礼文种类甚多,如今寺院通行之佛门必备课诵本所载者原出于旧华严经卷...十二光之一,即阿弥陀佛的光明,弥陀的光明,常存三世,恒照世间而不断绝。...亦名:受日三缘分齐 子题:七日缘、半月缘、一月缘 济缘记·释安居篇:“须知三缘分齐。一日至七日,并 七日缘 ;八...又名根本无明,或无品无明。众生的无明和本具的真如,都是无始的。真如是离一切相,非因非缘,无生无灭,故无所谓始...(术语)忍辱者,能防一切之外难,故譬以铠。智度论十曰:忍铠心坚固,精进弓力强。...(术语)Akaśanantāyatana dhyana,于人界修得此定者,死后生于空无边处也。此定有加行根本之二,有空无边之知解...(杂语)众生本性,为真如法性,真如法性有不变随缘二义,其随缘故为众生。众生之本体即法身,故经曰:法身流转五道...【所调伏界无量】 p0741 瑜伽四十六卷十六页云:云何所调伏界无量?谓或有一种所调伏界。一切有情可调伏者,同...巴利语 attha garu-dhammā。又作八敬法、八重法、八尊重法、八尊师法、八不可越法、八不可违法、八不可过法,单称...【忘念】 p0697 瑜伽六十二卷二页云:云何忘念?谓于久远所作所说,不能随念;不令随忆;不守根门;不正知住。...(术语)Kāya,译曰身。名义集六曰:梵有四名:一伽耶,二设利罗,三弟诃,四应伽,此云积集。【又】Gaya,译曰象...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
大家留心世间,常可以发现有的人,福报来临的时候,挡都挡不住,不需费什么力、不需苦苦求索,但不可思议的福报、好...
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究其原由,总因不了真如妙性。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端正报。 1、不嗔。如果想要长得端正美丽,以后就别发脾气了。脸上常带欢喜,你才会有端庄美丽...
觉明妙行菩萨对常摄说:只强顺人情、勉就世故八个字误却你一生大事。这个点示确实具有深切的因缘,内涵很深广。这个...
何人可称善友?佛陀虽在《吉祥经》中未曾明言,但于《菩萨地持经》中为大众详述了善友标准: 善友所摄者有四事:一...问: 请问师父,我们在经典中常常可以读到南无阿弥陀佛和南无释迦牟尼佛这两位佛,请问师父可不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这...佛法僧三种为什么称为宝呢?因为他是指示众生断恶修善,离苦得乐,解脱系缚,得大自在的导首,极为尊贵,如世间的珍...
【时长者子见佛相好。千福庄严。因问彼佛。作何行愿。而得此相。时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告长者子。欲证此身。当须久...
四双八辈
【佛学大辞典】
上篇:四归法 | 下篇:四愿经 |
(术语)诸佛三身之一。为济度众生变现六趣有情之化身也。佛地论七曰:变化身,为欲利益安乐众生,示现种种变化事故...
三宝礼
不断光
安居受日三缘分齐
无始无明
忍铠
空无边处定
众生本性
所调伏界无量
八敬戒
忘念
伽耶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积极主动的去行善积德

人死后焚化遗体的意义所在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端正报

这八个字误却了往生大事

佛陀开示的四种朋友
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是否有联系和区别
佛法僧为什么称为「三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