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有情之身心,无实体,故曰幻,有漏不净故曰垢。圆觉经曰:“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净。”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苾刍不离正智】 p0874 瑜伽七十卷十九页云:云何苾刍不离正智?谓有四智。何等为四?谓依最初离染相续通达八...【五相观察缘起能尽众苦能作苦边】 p0292 瑜伽九十三卷十一页云:复次由五种相,正勤方便观察缘起;能尽众苦,能作...1、显教的六观音是大悲观音、大慈观音、狮子无畏观音、大光普照观音、天人丈夫观音、大梵深远观音。 2、密教的...九地之一,即地狱、饿鬼、畜生、人、天等五趣杂居之地,因其皆有欲,故合为一地。...浙江会稽人。又称马一浮。号湛翁,别号“蠲戏老人”。生性不求闻达,隐居于西子湖畔,为具有醇儒气象之中国学者。曾...(术语)观察妄惑之谓,又达观真理也。即智之别名。梵之Vipaśyanā(毗婆舍那),又Vidarśanā也。观经净影疏曰:...菩萨遵循菩萨乘去修行,所获得的功德有十种,叫做十种依果,即:菩提心依果(究竟不忘失大乘)、善知识依果(善友随...谓众生于佛所说之理,有所证取,然于心有我、人、众生、寿命等四种浅深之相。其中,后三相皆基于我相而立。即:(一...【末剌諵】 此云死。胜鬘云:生者新诸根生,死者故诸根灭。正法念经云:临终四大为害,谓之四大不调,有四种死...亦名:拘那含牟尼如来略戒经 子题:放逸、心莫作放逸、圣法当勤学、无忧愁、心定入涅槃、放逸者有十三果报、增忍位...(名数)法华经分别功德品就如来灭后之弟子,说五品之功德。得此五品功德之位,圆教之八位,为第一之五品弟子位。同...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十善业道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
前段时间我收到一封信,是来自深圳的一位保安。他做过很多职业,之前是从农村到深圳去打工的。按他自己的话来说,他...
现在的众生是末法的众生,业障很重。对比自己,会发现我们就属于业障重的众生。烦恼妄想特别多,心想宁静下来,想制...有一次,佛陀回故乡迦毘罗卫城游化,住在城南的尼拘律树园中。 这天,佛陀的堂弟摩诃男居士来礼见佛陀,对佛陀说:...
这《地藏经》,古来因读诵、受持、供养、礼拜而获得实际受用的人,真不知有多少?在宋人所撰的《地藏灵验记》等,都...
过祖师关 参禅人,根器有大小不同,力大直透三关,力小透两关,力再小,透个祖师关;还费了多少曲折,吃了多少辛苦...
唐朝蕲州双峰山道信禅师,承璨禅师后。其信禅师,再敞禅门,宇内流布。有《菩萨戒法》一本,及制《入道安心要方便法...
古人说: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时着魔。 我是一个生死凡夫,但是我还有希望发起菩提心;你着魔你变成天魔种性,你不...问: 有人念佛身体念好了,是他的因缘吗? 常敏法师答: 念佛身体念好了,是他的善缘。遇善知识闻名,至心称念南无...
幻垢
【佛学大辞典】
上篇:幻者 | 下篇:幻师 |
经藏和论藏。经是如来所说,论是菩萨所著。...
苾刍不离正智
五相观察缘起能尽众苦能作苦边
六观音
五趣杂居地
马浮
观
十种依果
智境四相
末剌諵
第五佛略教偈
五品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作众恶业——一位保安的学佛感应

韦提希夫人替末法众生请法
不用担心来生

拜地藏像忏悔,获菩萨现身加持

参禅破宗门三关

净慧法师: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