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佛之尊称。佛号能仁,又为法王,故称曰仁王。【又】仁王经之仁王,指十六国国王而言。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kāyasmrty-upasthāna,巴利语 kāye kāyānupassī viharati。四念处之一。又作身念住、身观。即观身之自相...凡四卷。守一空成重编。光绪六年(1880)刊行。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画诸祖之道影(画像)一百余尊,收藏于牛...(术语)撰述论释疏记人之名号也。凡于题号下,置撰号,有自署与他置之制,其意不出二义:一为别于他之撰述,一为使...子题:无记感报 行事钞·篇聚名报篇:“无记心犯者。(一、约纵放成业)谓元非摄护,随流任性;意非善恶,泛尔而造...【阿若憍陈如】 亦名俱邻。法华疏云:阿若,名也。此翻已知,或言无知。无知者,非无所知,乃是知无耳。又翻为...【二种增上慢者】 p0034 瑜伽九十三卷十二页云:复次略有二种增上慢者。一、于有学增上慢者,二、于无学增上慢...【心烦恼缚】 p0350 瑜伽五十五卷二页云:何等名为心烦恼缚?答:一切随眠。...指得生净土之八法。即维摩居士应答众香国菩萨之请问,谓于此土成就八法而得生净土。八法即:(一)饶益众生不望回报,...(流派)立识心四分之宗。唯识之正义也。...【诸根大种长养有五】 p1357 瑜伽六十四卷十六页云:复次有五诸根大种长养。谓食长养,梦长养,避不平等长养,梵行...(譬喻)智慧能洗烦恼之垢,故譬以水。...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弘化社32分本)...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一、忏悔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未学佛以前,贡高我慢,自以为是,在红尘中每...
这口称佛号,告诉他(下品下生者)要至心去念,令这个佛声不间断,就是十念念佛不间断。这个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
在你的生活当中要这样锻炼,你的烦恼就会逐渐减轻,待人处事不要严格要求别人,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自己的大悲心...佛陀是很善用方便法门的。 当年,佛陀的母国迦毗罗卫国,王弟难陀,沉迷女色,王孙罗睺罗,年纪又轻,佛陀怕王弟或...问: 《四十二章经》中佛说二十难中有富贵学道难。佛本身是大富贵者,其弟子中也有出身王族者,佛为什么这样说呢?...
【余进曰:孟子言:求则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义,可以力求;功名富贵,如何求得?云谷曰:孟子之言不错,汝自...一青年向一禅师求教。 大师,有人赞我是天才,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一辈子不会有多大出息。依您看...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曾经驻锡于过去四佛弘法之处拘深瞿师园。 有一天,优填王带着舍弥夫人和五百位婇女正将前往拘深...
仁王
【佛学大辞典】
上篇:比罗婆洛 | 下篇:仁王会 |
(1642~1702)清代临济宗僧。浙江海盐人,俗姓陈。父母好禅悦,构置庵堂,延僧居之,师每闻梵呗声,欣慕之情溢于言...
身念处
佛祖正宗道影
撰号
无记心犯戒
阿若憍陈如
二种增上慢者
心烦恼缚
生净土八法
四分家
诸根大种长养有五
慧水
【大藏经】佛遗教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佛陀的四个法宝》谨记圆因老法师的教诲

什么样的程度才能称为至心

八万四千法门怎么来的
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
大安法师:为何富贵学道难

功名富贵如何能求得呢
一斤米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