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小乘比丘,以舍利弗为智慧第一,大乘菩萨,以文殊为智慧第一。故有觉母之称。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有见无见差别】 p0553 瑜伽六十五卷九页云:复次由五种相,建立有见诸法差别。何等为五?谓显色故,形色故,...(一)菩萨所安住之十种心,即:(一)大地等心,扶持增长一切众生之诸善根。(二)大海等心,一切诸佛之大智法水悉流入。...(人名)华严五祖圭峰宗密禅师姓何氏。果州人。唐元和二年赴贡举,值遂州道圆禅师,因求披剃。一日,于任灌家赴斋,...(术语)梵语曰羯磨,巴Kamma,梵Karna,译曰作法。于身口作为奉业也。...色界第二禅天之第一天名。...(杂名)谓禅院知事,侍者,新主等之退职者。尝勤事务,故曰勤。已退职,故曰旧。见象器笺五。...为法华经妙音品所说十六三昧之一。又作日轮三昧。嘉祥法华义疏卷十二(大三四·六二二中):“日旋三昧者,如日天子...(动物)译曰鹫,见智度论三。【又】耆阇崛之略。山名。...(杂语)殿堂与塔庙。...(541~607)隋代僧。江都(江苏扬州)人,俗姓蔡。祖籍济阳(河南)考城。七岁出家。先后从邺下之颖法师、江都之强...(术语)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也。如三乘圣人所得之戒定慧及涅槃是。俱舍论一曰:虚空等三种无为,及道圣谛名无漏法。...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净土十疑论...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佛教讲的三世因果的法则,是我们佛教徒最起码要认知的道理。要相信它,要接受它,这对于我们自身修行、扬善止恶非常...安婧最近很郁闷。她不喜欢参与那些家长里短的话题,也不愿意听同事们背后的议论,所以她总是尽量躲开人多的场合,完...
诸佛的恩德很难报答,他超过父母的恩德。那父母之恩对我们来说,是至为深重,那现在为什么说佛的恩德,还超过父母的...
真的有西方极乐世界吗?真的有阿弥陀佛吗?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我曾经也是。但是三年前,外婆现身说法,告诉我...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信佛,对佛学感兴趣,也愿意学佛。但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你学佛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每个人...
完整人生的五个层次,第一生存,第二生意,第三生活,第四生命,第五生死。 人生的方向该往哪个地方走?第一个我们...
问: 众生无始以来,造无量业。今生一形不逢善知识,又复作一切罪业,无恶不造。云何临终十念成就,即得往生?出过...
故首楞严经云,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
文殊智慧
【佛学大辞典】
上篇:文殊号法王子 | 下篇:文殊所持青莲华与剑 |
以山西五台山为中心,传播遍及西藏、蒙古、关外等地。此系基于六十华严菩萨住处品所称,文殊菩萨住于东北方清凉山之...
有见无见差别
十心
宗密
作法
少光天
勤旧
日旋三昧
耆阇
常塔
智脱
无漏法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错综复杂的业因果报
心律法师:遇到小人怎么办

为何佛的恩德还超过父母的恩德

外婆的舍利花

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人生的方向该往哪个地方走

无始以来造无量业,云何临终十念即得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