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梵语湀和Upāya,有二释:一对般若而释。二对真实而释。对般若而释,则谓达于真如之智为般若,谓通于权道之智为方便。权道乃利益他之手段方法,依此释则大小乘一切之佛教,概称为方便。方者方法,便者便用,便用契于一切众生之机之方法也。又方为方正之理,便为巧妙之言辞。对种种之机,用方正之理与巧妙之言也,又方者众生之方域,便者教化之便法,应诸机之方域,而用适化之便法,谓之方便。是皆通一大佛教而名之也。往生论下曰:“正直曰方,外己曰便。(中略)般若者达如之慧名,方便者通权之智称,达如则心行寂灭,通权则备省众机。”法华文句三曰:“方者法也,便者用也。法有方圆,用有差会。三权是矩是方,一实是规是圆。若智诣于矩,则善用偏法逗会众生。若智诣于规,则善用圆法逗会众生。”嘉祥法华义疏四曰:“一者就理教释之,理正曰方,言巧称便。即是其义深远,其语巧妙,文义合举,故云方便。此释通于大小。二者众生所缘之域为方,如来适化之法称便。盖欲因病授药,藉方施便,机教两举,故名方便。此亦通于大小。”法华玄赞三曰:“施为可则曰方,善逗机宜曰便。(中略)方是方术,便谓稳便,便之法名方便。”大集经十一曰:“能调众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对真实而释,则谓究竟之旨归为真实,假设暂废为方便。故又名善巧,或曰善权。即入于真实能通之法也。利物有则云方,随时而施曰便。依此释,则为小乘入大乘之门,故谓之方便教。三乘为通于一乘而设者,故亦名方便教。因斯判一切法为方便真实之二也。法华文句三曰:“又方便者门也,门名能通,通于所通。方便权略,皆是弄引,为真实作门。真实得显,功由方便。从能显得名,故以门释方便,如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法华义疏四曰:“方便是善巧之名,善巧者智之用也。理实无三,以方便力,是故说三,故名善巧。”法华玄赞三曰:“权巧方便,实无此事,应物权现,故言方便,谓以三业方便化也。此对实智名为方便,利物有则曰方,随时而济名便。”天台更有一释,以解法华经方便品二字,谓方者秘也,便者妙也,谓秘密之妙义也。盖法华已前之方便,为对真实之方便,方便之外有真实,因而谓之为体外之方便。今三乘之方便,即显一乘之实法者,是乃方便品中所说,故谓之为体内之方便,又曰同体之方便。是为秘密之妙义,尔前一向不明之,至今始开说,故曰秘妙。法华文句三曰:“又方者秘也,便者妙也。(中略)王顶上唯有一珠,无二无别。指客作人是长者子,亦无二无别。如斯之言,是秘是妙。”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阿底哩,梵名 Atri,又作阿跌哩、阿底丽,意译贪食者。为古代印度之仙人,或为梵天九子之一,北斗七星之一。关于此...梵名 A?makā, A?vakā,巴利名 Assakā。又作颇漯波国、阿摄具国、阿湿摩伽国。为佛世时印度十六大国之一,南印度...(动物)梵语耆婆耆婆迦Jīvajīvaka之译。法华涅槃经等谓之命命鸟,胜天王般若经谓之生生鸟,杂宝藏经谓之共命鸟,...指(一)正观音,(二)千手观音,(三)马头观音,(四)十一面观音,(五)准胝观音,(六)如意轮观音,(七)不空罥索观音,(...虽是一极小之微尘,然如开启智眼以观时,则知其中包含着全宇宙(法界),此称一尘法界。有如西谚所谓“一粒沙中见世...【智位】 p1151 瑜伽九十五卷十三页云:应知于入谛现观时,如实了知是苦圣谛,乃至广说是道圣谛;说名智位。复有差...【欲界系法】 p0985 瑜伽六十六卷十五页云:复次云何欲界系法?谓于欲界若生若长,未离欲界欲,心不在定;于此位中...【四法能摄一切所知及智】 p0470 此卽四念住也。瑜伽十四卷七页云:已说三种佛教所应知处。次说四种。谓有四法,能...(人名)后梁成都府东禅院贯休,以书画及诗称,尝受众安桥强氏药肆之请,画罗汉像。云每画一尊,必祈梦得应真之貌,...为字相与字义之并称。即指密教之行者于观真言之字轮相时所用之两种释相。字相,系就真言文字之形、音、义而观知其义...为东晋时期般若学派六家七宗之一。吉藏于中论疏中谓此宗系于法开所立。此宗以三界为梦幻,悉由心识所显现。中论疏记...(印光大师校印本)...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
佛陀曾开示,供养佛塔功德甚大,应当精勤诚心供养。 过去,波斯匿王前往佛所,顶礼佛足时,闻到一股比天香还要香的...
从前舍卫国中,有一豪贵梵志,财富无数,其人也很聪慧明达,只是堕入邪见,不相信善恶报应,说布施无益。舍利弗以慧...最近广钦老和尚一百零五岁诞辰,朋友找我去演讲,谈谈老和尚的生平与修行。 钦老和尚是当代的高僧,有甚深的禅定,...
【原文】 问曰:想即无想,谨闻之矣!然《方等经》中,修无上深妙禅定,令继想白毫兼称佛号,以祈胜定,既契之后,...凡人很容易生气,佛陀是不是也会生气呢?佛陀当然会生气,只是佛陀的生气,跟一般人的生气不一样。我们生气,是因为...
第一、以杀生业会感得寿量短促,多诸疾病。譬如人间有些出胎即死,有些几岁得病夭折,有些以意外事故死亡,或者许多...
若看到沙弥,即使是孩童年龄的小沙弥,也一样要礼敬,甚至礼拜,如同礼敬大比丘僧。不要因为沙弥在僧团中的阶位比较...
民国蒋妙静居士,江苏常熟人,蒋炳坤的小女儿。生来聪明颖异,内心恬淡,寡言少语,喜欢安静,从不问家里的事。很小...
方便
【佛学大辞典】
上篇:方所 | 下篇:二种方便 |
(术语)大乘义章十七本云:声闻之名义,泛解有三:一,就得道之因缘而释,闻如来所说之言教而悟解,故曰声闻。地持...
阿底哩仙
阿湿波国
命命鸟
十五尊观音
一尘法界
智位
欲界系法
四法能摄一切所知及智
贯休
字相字义
识含宗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供养佛塔获殊胜功德

舍利弗的智慧:施一口水
无心才能心安

高声念佛面向西方门
【推荐】佛陀生气

十不善业所招感的恶业果报

现三宝形象的,都不应该随便使唤,否则损自己的福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