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三世间之一。旧译曰五阴世间,五众世间。十界五蕴各各差别之谓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临济宗于禅法修行上所示之三笑。即:(一)相符正宗笑,师家、学人相契时之大笑。(二)有失正宗笑,学人误答师家时,师...(衣服)袈裟之异名。消损烦恼之义。六物图曰:或名消瘦服,损烦恼故。...【异境非唯难】 这是‘唯识九难’的第九难。外人问难:既然离开自己心识之外有他人心识之境,怎么可以叫做唯识呢?...人死虽不能免,而死有正不正。不正之死,是为横死。横死有二种:一、不定横死。二、决定横死。如九横经言:不定九种...梵语 kovidāra, kudāra,巴利语 kovilāra。为黑檀树之一。又作拘毗陀罗树、拘鞞罗树。意译地破树。学名 Bauhini...(名数)又曰十大惑。亦曰十根本烦恼。此中分利钝二种。贪瞋痴慢疑五者,谓之五钝使。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杂语)昏夜是鬼神所食之时。四食时之一。见三藏法数十九。...三毒既起,必有所向而发动。发动之处,不出乎三。发动所成就者,是谓之业,故曰三业: 一、身业 谓由身所造者...梵名 Balimani 或 Valimani。意译珠力。又作婆雉末你。守护众生之大夜叉。此大夜叉总领诸军,有神通力,以光明见称...(杂语)谓得五神通之仙人也。天竺外道修有漏禅定而得五通者多。独极三乘之证果者。于五通之上,得漏尽通(尽断烦恼...【明触】 p0806 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九卷四页云:云何明触?答:无漏触。卽三无漏根相应触。 二解 品类足论...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有摩诃比丘僧万二千人,皆净洁一种类,皆阿罗汉...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
我们虽然口口声声说自己在念阿弥陀佛,但是在我们遇到一些棘手的事,或者冷不防受到一个惊吓的时候,大家第一念想到...
这里要辨识几个概念:什么叫善根?什么叫福德?菩提正道名善根,就是发菩提心修持名正行。这才是真善根,这是成佛亲...
(三宝弟子 翻印 印光大师 编订) 古时贤者编了《不可录》一书,记载了淫欲之害、戒淫格言以及福善祸淫的实例,详细...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通常认为,若要了解三世因果,必须借宿命通知道过去,用天眼通...
佛陀时代,王舍城的频婆娑罗王好乐佛法,并因听闻佛陀的教化,深契法义净信坚固,经常燃灯供养大兴佛法。之后,由于...
所谓佛事是学佛之事,弘扬佛法之事,主要物件是人。课诵、闻法、讲经、布施、持戒、修定、八正道和六波罗蜜,都是佛...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半部《楞严》救正法。诸位要好好地推广《楞严经》,尤其是最上乘这个禅宗的心法能救度...因爱而生怨、生恨是很不幸的,从佛法的观点来看,这些都是愚痴的行为,因为真正的爱情要双方你情我愿,有因有缘才能...
五蕴世间
【佛学大辞典】
上篇:五蕴魔 | 下篇:五蕴皆空经 |
(人名)又作术婆伽,戍缚迦。译曰无畏。渔师名。智度论十四曰:国王有女名拘牟头Kumvda,有捕鱼师名术婆伽Śubhak...
济宗三笑
消瘦服
异境非唯难
二种九横死
拘鞞陀罗树
十使
鬼神食时
三业
婆利摩尼
五通仙
明触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时时刻刻勿令暂忘

执持名号就是多善根福德因缘

《寿康宝鉴》白话

如何使人相信三世因果

至诚供养得生天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