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绝待圆满之一心也。为森罗万象之元,故谓之元心。与起信论之一心同。楞严经三曰:“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即为供养佛而散放供物之意。例如散布花,称为散花;散布米,称为散米;散布纸、金钱,称为散纸、散钱。又祭拜亡者而...【意缘藏识见分】 p1209 如成唯识论四卷十六页至十八页广说。今取护法义云:有义、前说皆不应理。色等种子、非识蕴...(譬喻)造杀,盗,淫,妄,酒之五恶者,生时遭王法之逼害,死入于恶道,名为五痛,苦痛切身如火之烧,故喻之为五烧...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不自生是法不由自因生;不他生是法不由他因生;不共生是法不由自他之共因生;不...(744~823)唐代僧。韶州(广东)始兴人。幼即出家。大历八年(773)参谒径山道钦,后又参访马祖道一,为其法嗣。...(杂语)牛行之迹也。谓佛为牛王,佛之教法为牛迹。维摩经弟子品曰:无以大海内于牛迹。...(术语)禅者左。即左拳也。以智慧配于右,禅定配于左也。...(杂名)由檀家归属之寺也。檀那为施与之义,俗家施与僧寺以资缘,则自僧称俗曰檀那。又曰檀家。僧施与俗家以法利,...【命根】 为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之一。即有情的寿命,由过去业力所引生,有情之身心在一期(从受生此世以至死亡)相续...【苦受】 三受之一,五受之一。受者,领纳外境之义。境有顺、违、俱非三境,故受有苦、乐、舍三受。逼迫身心,领纳...(仪式)以散杖洒加持水于信者之头也。见真俗佛事编一。...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无量义经...
一是去医院看看,知道健康的重要性。 看看哪些受病痛折磨的患者,方知人生在世,健康才是第一位重要的,失去了健康...
赵阅道居士 赵阅道居士是北宋一位修行有成就的大居士,宋仁宗时候他做御史,为人公正无私,因此,被称为铁面御史。...
一 佛,就是觉悟了的你自己,以及给予你启发和帮助的人或物。 有位僧人说,学佛,可以先学儒和道(言下之意是学佛首...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中生者,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①,盗现前僧物...
人总是对自己拥有的东西不珍惜,直到不再拥有时才会加倍怀念,而在得知自己快失去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而又无能为力时,...
尔时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食肉之人不应施肉。何以故?我见不食肉者,有大功德。 佛赞迦叶:善哉,善哉!汝今乃能...
省庵大师,是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这位祖师在世的时间并不长,活了四十九岁。但是这个祖师的特点非常鲜明,很有善根...
何以要施食呢?所谓未成佛道,先结善缘,不但要与人道结缘,还要与其他道的众生结缘,甚至饿鬼道、畜生道,都要结缘...
元心
【佛学大辞典】
上篇:元品能治 | 下篇:元吉树 |
受三归五戒并具有清净信心的男子,梵语叫做优婆塞。...
散供
意缘藏识见分
五烧
四不生
如会
牛迹
禅拳
檀那寺
命根
苦受
散杖加持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注音版】无量义经

人生必看的「四个地方」

你找到适合改过行善的方法没

佛法,一种终极智慧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中生

21句话帮你去掉忧愁和焦虑

大般涅槃经:不食肉者,有大功德

心随诸佛往生去,无去来中事宛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