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称释迦如来,于一切众生,利他之恩德广大,故曰大恩。为教法之主,故曰教主。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法性】 指诸法的真实体性,亦即宇宙间一切现象所具有真实不变的本性。此又作真如法性,亦为真如的异称。法性是万...(术语)观念诸法无所得之理也。入佛境界经曰:诸欲不染故,敬礼无所观。...(故事)鸠摩罗什卒于长安。姚兴于逍遥园,依外国法,以火焚尸。薪灭形碎。惟舌不烂。见晋书。...【不相违因】 p0324 瑜伽五卷十二页云:依无障碍因依处,施设不相违因。所以者何?由欲系法将得生,若无障碍现前,...【弥底】 此云正量。相宗明三种量:一现量,唯约佛果,起后得智,见实相理。有二:一、定位,定心澄湛,境皆明...(术语)十力之一,明了众生根机性情之上下不同,及得果之大小等之佛智力也。...【法所生】 p0758 瑜伽八十四卷五页云:法所生者:如理作意、法随法行、之所生故。此句遮其欲贪,非正法生。...【取望有为三种缘】 p0817 瑜伽十卷十页云:问:云何取望有为三种缘?答:由与彼俱,令业能招诸趣果故;为俱有...又作四种十重心。日僧空海根据大日经、菩提心论等,将众生发菩提心之过程分为十种类型,称十住心,成为日本真言宗之...梵语 steya-sajvāsika,巴利语 theyya-sajvāsaka。以贼心而住之意。又作贼盗住、贼心入道。即指于教团(僧伽)中...具有恐怖威力,能够变化自在之怪物。分为善恶二种,若守护世间,或护持佛法者,如大梵天王、三十三天王、四天王、炎...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俱。尔时三十三天...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
出世的心就是出离世界的心,入世的心就是来到世界的心。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觉得是从娘胎里来的。实际上,我...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 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问: 至诚心是何标准?我怎么知道自己是否达到了至诚心? 大安法师答: 至诚心这个标准,确实还是很高的。我们讲阿...
平心而论,每一个人的改变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他自己要改变。他自己想要改变的因缘不成熟,佛陀都不能让他改变,不要...
一、丛林之兴 印度的出家人是乞食为生,那里化缘很辛苦,不住寺院,住在旁边,老的就住在屋里,年轻的化饭,回到寺...
法眼文益禅师(五代): 拥毳对芳丛,由来迥不同, 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 艳异随朝露,馨香逐晚风, 何须待零落...
净宗经典反复申言:净土往生法门是极难信之法。因净土法门全体是佛的果觉境界故。比较而言,菩萨圣众智慧深厚,比凡...
人要获取人心,博得别人的敬仰,就要学会给予别人口德、掌声、面子、信任、方便、礼节、谦让、理解、尊重、帮助、诚...
大恩教主
【佛学大辞典】
上篇:大展三拜 | 下篇:大笑明王 |
(界名)Naraka,那落迦之略,地狱之梵名。辟邪编曰:邪见实落迦种子,若不改悔,陷堕非遥。...
法性
无所观
舌不烂
不相违因
弥底
根上下智力
法所生
取望有为三种缘
四种十住心
贼住
鬼神
【大藏经】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不论在哪里,心变了一切都变

如何判断发心的大与小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达到了至诚心

我们什么时候因为别人而改变过

丛林及禅法

时间无常,无论多么奢华美丽将成过去

净土法门为何易行难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