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有三种:一、小乘之说。地水火风空识也,此因示人空,而分析一有情为六大者。中阿含四十七多界经,所说六界是也。俱舍论一曰:“六界是诸有情生所依。”二、大乘因示法空故说六大。是名遍到空。仁王经上曰:“色受想行识空,十八界空,六大法空,四谛十二因缘空。”同天台疏中曰:“六大名遍到空,阿含云:六王诤大,地云我能载,水云能漂润,火云能烧照,风云能生动,空云能容受,识云若无我者色则败坏。五虽大而识为主,故云四大围空识居中也。”菩萨处胎经地神品亦有此说。三、密教因示诸法本不生之实体,故说六大。亦地水火风空识也。此六法本来自尔有实体,有实形,周遍法界,圆满十方而不生不灭者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谓十二支中之无明,行之二支。以是为引发识、名色、六处、触、受五果之种子故也。...禅波罗密次第法门云六行观:谓厌下苦粗障,欣上胜妙利,各有因果,依此六法修行,是名六行观。 一、厌苦观 谓...(术语)胜妙之证果也。佛果对于声闻缘觉二乘之果及十地菩萨之果而谓之胜果。盖二乘之果,非为圆满,故是果而非胜。...佛的尊号,因佛在两足的有情中是最尊最贵者。又两足是指佛福慧两足。...【五相建立极微】 p0280 瑜伽五十四卷十一页云:问:诸极微色,由几种相,建立应知?答:略说由五种相。若广建立;...(地名)唐道宣,四分律宗之祖也,住终南山之纻麻兰若,故号南山大师。...(杂名)宝名。慧琳音义四十九曰:迦柘章夜反,梵言宝名,经中自云珠也。...【识安住差别】 p1436 瑜伽五十四卷一页云:云何安住?谓习欲者、欲界诸识,执外色尘;名色安住。若清净天色界诸识...【波罗蜜多何因何果有何义利】 p0793 瑜伽七十八卷十三页云:世尊!如是一切波罗蜜多、何因?何果?有何义利?...(经名)佛说九色鹿经一卷。吴支谦译。说世尊往昔为九色之鹿王而行忍辱之事。...【名色六处触受说为当来生身之相】 p0590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七页云:复言:世尊!何缘名色六处触受,说为当来...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印光大师校印本)...
从今生的角度来看,我们今生造了很多的业,那么到底什么业会被激发出来,临命终就很重要了。临命终是业力激发的时候...问: 弟子吃全素已经好几年了,但还是喜欢肉的味道,有时还流口水,如何才能突破这层障碍?又弟子身体很差,很消瘦...
佛法的因缘观,主要就是苦、集、灭、道,有杂染的因果、有清净的因果。清净的果指的是涅槃,通往涅槃的道路呢,就是...近来,网上流行杀人、偷菜的游戏,人们就虚拟网络游戏中杀人、偷窃等行为是否存在罪业和果报?这个问题掀起了一番争...
人世间最宝贵的就是生命,佛教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在一切有情众生之中只有人能修行解脱,所以佛陀慈悲开示,要佛...
洞山良价禅师问潭州龙山和尚:「和尚见个什么道理,便住此山?」龙山说:「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直至如今无消息。」...
阿弥陀佛于未成佛前,在过去无量劫中,为妙喜国的国王,名为乔尸迦,他的父王名为月上转轮王,母亲是殊胜妙颜。在当...
我们修行,大家肯定都有感觉,一修行,感觉最重的就是心散乱,不是昏沉就是掉举。这种散乱的心,想东想西,八万四千...
六大
【佛学大辞典】
上篇:五大 | 下篇:七大 |
【[馬*犬]罗吠奢】 此云入。法界次第云:通称入者,入以涉入为义。根尘相对,则有识生。识依根尘,仍为能入;根...
能引师
六行观
胜果
两足尊
五相建立极微
南山
迦柘
识安住差别
波罗蜜多何因何果有何义利
九色鹿经
名色六处触受说为当来生身之相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临命终是业力激发的时候
吃素后身体消瘦,是否能吃点荤的

烦恼的根源来自于颠倒
行愿法师《虚拟犯罪不可为 自净其意利社会》

佛教的生命观

两个泥牛斗入海

阿弥陀佛略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