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真谛三藏依金光明经而立三轮教:一、转法轮。佛成道后于七年中转小乘四谛之法轮而说空。二、照法轮。七年后说诸部之般若而明空,以空照有,故名照法轮。三、持法轮。三十年后说解深密经等,双说空有,持转照之二轮,故名持法轮。见华严玄谈四。【又】三轮之嘉祥依法华经信解品而立三种法轮:一、根本法轮,华严经也。纯为菩萨开一因一果之法门。二、枝末法轮,小乘诸经乃至方等般若诸大乘经也。钝根之流,不堪闻一因一果,故于一佛乘分别为三。三、摄末归本法轮,法华经也。会三乘而使归于一佛乘也。见法华游意上。【又】玄奘三藏,依深密经瑜伽论等之意而立三法轮。一、转法轮。初时小乘经之有教也。二、照法轮。第二时般若经之空教也。三、持法轮。第三时解深密经等之中道教也(三藏所立与真谛大同小异其释名同),是即法相宗之三时教也。见五教章上,华严玄谈四。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子题:老病比丘、迦提赏劳离衣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第五无因缘。(一、总标)有缘泛列七种。(二、别释)一、别...(术语)转法轮之异名。梵者,清净之义,佛法清净,故曰梵轮。智度论二十五曰:转梵轮者,清净故名梵。佛智慧及智慧...【业差别有十三种】 p1220 显扬十九卷四页云:此业差别、复有十三种。一、身业,二、语业,三、意业,四、律仪所摄...(名数)一,身识。眼等五根。二,身者识。染污识也。三,受者识意根也。四,应受识。色等六尘。五,正受识。眼等六...(术语)对于邪观之称。观与经合,则称正见,即正观也。观无量寿经曰:作是观者名为正观。【又】离痴而见法,曰正观...(术语)因明之法门。是对于他法门而言。...(杂语)谓人闻法华一偈一句次第教他第五十人之功德也。随喜功德品曰:若人于法会,得闻是经典。乃至于一偈,随喜为...【他作论】 p0485 瑜伽八十七卷六页云:若欲一切皆自在等,变化因作;名他作论。...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四缘:一、是僧春冬房,以夏房入己牵出犯吉;二、先安止定;三、作恼乱意;四、牵出。犯。”...【四修等持】 p0440 俱舍论二十八卷十八页云:契经复说四修等持。一、为住现法乐。二、为得胜知见。三、为得分别慧...(术语)佛果也。无烦恼障。亦无所知障。离脱二障而知慧圆满,心镜明朗,故名。...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净土十疑论...
有人说,受了戒就有了束缚,而且还有犯戒的危险,犯戒又要堕落,所以还是不受为好。 事实上戒律不是用来约束我们的...我们常常听到居士说,临命终时,我如果这一念没有在阿弥陀佛上,我能不能往生?好像觉得临命终时,必须在阿弥陀佛念...
临终念佛十声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一生都在造五逆十恶,造作那么多的恶业,业重的就该牵引他去受报,怎么还能往...
有些人问:是不是念佛不需要次第啊?实际念佛也离不开次第,只是在行门用功的时候,你可以这句阿弥陀佛,尤其是用持...有一次,我和一位居士同乘一辆车,遇到红灯,车停下来,一个卖玉兰花的先生马上将花送进窗口,看到我说:师父!玉兰...
今先说轮回二字之义,这轮回之义就是人间所共知的一句俗话,乃说轮过来又回过去的意思。若问云何是轮过来回过去的呢...一个人如果你在心性里面若有怨、恨、恼、怒、烦的负面的情绪,就会导致你身体的严重疾病。如果要解决一个人身体上的...
《缁门崇行录》这一部书专门记载古时候修行人品德的风范。他们那种修持和涵养工夫,读后真令人感动,而有高山仰止的...
三轮教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轮身 | 下篇:三轮相 |
(名数)支那天台道邃以下之八祖也。即天台兴道道邃,天台至行广修,国清正定物外,国清妙说元琇,国清高论清竦,螺...
离衣宿戒通开七缘
转梵论
业差别有十三种
十一识
正观
因明门
第五十
他作论
牵他出房戒犯缘
四修等持
出障圆明位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解脱成佛的路上,要以持戒为舟航
大安法师:要对阿弥陀佛有信心

临终十声念佛与一生五逆十恶孰轻孰重

让阿弥陀佛住到心里来
圣严法师《大与小》

三大轮回之根
怨是病之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