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小乘之行人为粗人,大乘之行者为细人。智度论三十九曰:“声闻法中十不善道是为罪业,摩诃衍中见有身口意所作是为罪。作者见者皆是虚诳故。粗人则粗罪,细人则细罪。”天台之教判上借之有粗人细人之目,四教之中,奉藏通别之三教者为粗人,奉圆教者为细人。释签一曰:“细人粗人二俱犯过,从过边说为俱粗人。”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四种贪之一。见显色而起之贪欲也。例如见女人之肤而起之贪是也。...(人名)Mahāyānadeva,译曰大乘天。印度人称玄奘三藏为大乘天。西域记十二曰:印度学人咸仰盛德,既曰经笥,亦称...(人名)Devasena,罗汉名。译作天军。见西域记四。...(人名)Kālayaśa,三藏名。梁高传三曰:疆良耶舍,此云时称,西域人。三藏兼明,以禅门为专业。宋元嘉初来京洛,...内凡和外凡。内凡是快要进入圣位的人;外凡是刚刚闻教起信的人。...(术语)了悟通达事理也。法华经提婆品曰:深入禅定了达诸法。唐华严经三十七曰:了达三界依心有,十二因缘亦复然。...(譬喻)佛智能照世之盲冥,故比之于日。无量寿经下曰:慧日照世间,清除生死云。法华经方便品曰:慧日大圣尊。同普...【成就十法升安善趣】 p0667 法蕴足论一卷五页云:成就十法,身坏命终,升安善趣,生于天中。何等为十?一、离...亦名:不足数白衣、有具戒缘须俗服者亦足数、白衣 行事钞·足数众相篇:“上明僧相,并形同出家,相有滥故,得共法...【二种世俗梵志】 p0035 瑜伽九十二卷五页云:复次略有二种世俗梵志,实非福田;怀增上慢,自谓福田;自称我是...(术语)楞伽所说三识之一。阿赖耶识之异名。一切诸法,尽依阿赖耶识而显现,故名现识。楞伽经一曰:譬如明镜持诸色...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天,舍利弗尊者率领众多比丘经行,而大目犍连、大迦叶、阿那律、离越、迦旃延...
菩萨曰:心行处灭,是诸佛常住真心。心行处有,是众生生死业心。其间不容丝发。若汝等能绵密加工,使此心无些子空隙...(1) 立志如山,守身如玉 兹有江苏太仓吴紫翔居士,念世祸之日亟,彼新学派,提倡废伦废节,专主自由爱恋,如决江堤...
五观心治者。不带想息直观于心。内外推求。心不可得。病来逼谁谁受病者。六方术治者。术事不知则远。知之则近。如治...在平常的意识形态中,每个人都幻想着以为自己是很巨大,很少有人觉得自己很渺小。特别是趾高气扬的年轻人,那些自以...
如果一个人修学菩萨道,这个必须要知道:不要着相,要具足三轮体空的智慧去行布施,这样所得到的是无漏的福德。我们...
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有个弟子,名叫耆婆,医术高明,曾救活过很多绝症病人,他曾给佛陀和僧众看过病,还把国王赏赐...
因果同时 这个是在讲菩萨修善。一个人没有成就心中的妙法,是成就不了善根的,他只能积集资粮。很多人念佛念了一辈...
粗人
【佛学大辞典】
上篇:粗人 | 下篇:粗言 |
梵语 catvāra āhārāh 或 āhāra-catuska,巴利语 cattāro āhārā。(一)指长养有情生命之段、触、思、识等四...
显色贪
摩诃耶那提婆
提婆犀那
疆良耶舍
二凡
了达
慧日
成就十法升安善趣
足数白衣
二种世俗梵志
现识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当从善者,与净相应

修行佛法莫作容易想
印光大师谈爱情婚姻

心不可得,病来逼谁,谁受病者
圣严法师《地观》

只有福报没有智慧,就会被福报所害

富贵修行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