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喻)觉悟之力,能破邪执,故以剑为喻。王勃文曰:挥觉剑而破邪山。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物名)僧之税钱也。宋高僧传八(神会传)曰:十四年,范阳安禄山举兵内向。两京板荡,驾幸巴蜀。副元帅郭子仪,率...【空性异门】 p0789 辩中边论上卷六页云:所知空性异门云何?颂曰:略说空异门,谓真如、实际、无相、胜义性、...指集会于常寂光土之无量大众。寂光,指常寂光土,乃毗卢遮那如来所住之净土;海会,指诸尊圣众之会聚。十方圣众来集...【四句答】 p0407 杂集论十五卷十一页云:四句者,谓于所问作四句答。如有问言:若成就眼根,亦耳根耶?设成就耳根...谓一时之间即为无量劫。盖如来智境圆融,延促无碍,故能促多劫为一时,延一时为多劫。 p63...本指开山建寺而言;因古代寺院多建于山谷幽静处,故称开山。且取其开辟寺基之意,又称开基。而寺院第一代住持亦以开...(流派)外道十六宗之一。亦曰伊师迦Īśika外道。主张我及世间之常住。义林章一曰:诸法皆常宗,谓伊师迦计,我及...(术语)六趣之一。有人类业因者之所趣向也。...【逾缮那等量】 p1388 俱舍论十二卷一页云:今且辩前逾缮那等。论曰:极微为初,指节为后,应知后后,皆七倍增。谓...【迦湿弥罗国】 p0854 西域记三卷十三页云:迦湿弥罗国,周七千余里。四境负山,山极峭峻。虽有门径;而复隘狭...指方向。我国原有所谓东、南、西、北四方;以及东南、西南、西北、东北等四维;四方与四维合则为八方。自佛教传入我...十小咒...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本焕老和尚,是当今硕果仅存的绝世高僧。今年阴历九月二十一日(10月17日),迎来了他105虚岁...佛光禅师向学僧提一则公案道: 古时,人们大多用纸糊的灯笼点上蜡烛照路,某日一位盲者拜访了他的一位朋友,辞别时...
念头未起,灵然清净,本无我人,此其所以一切病患奈何他不得。岂惟病患奈何他不得?纵十方诸佛,尽其神力,亦摸索他...至于念佛方法,净宗经典与历代祖师大德提供了诸多繁简浅深的行仪。现代净业行人可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状况,择一相宜...
佛法对生命的观察,是一种无量生命的观念。我们在经典上看到佛陀对生命的描述,是说我们生为一个有情众生,已经经历...
一个人修行佛法的过程,大概都需要经过四个阶段,我们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结缘、正见、正修、正行。 正见对一切生命...
自幼喜佛,夙愿出家 智者大师法名智顗,俗姓陈,生于梁武帝大同四年(公元538年)。智顗的父亲是一位文武双全的经国...
世间狂逸之甚,莫过于贪欲,因此应当勤断贪欲烦恼。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我曾经听闻,世尊行菩萨道...
觉剑
【佛学大辞典】
上篇:觉德 | 下篇:觉轮 |
【七转第八互为因果】 唯识家显七转识(眼识乃至末那识)与第八识(阿赖耶识)相互为因果。即七转识与第八识,于能...
香水钱
空性异门
寂光海会
四句答
一时一切时
开山
诸法皆常宗
人趣
逾缮那等量
迦湿弥罗国
方位
【大藏经】【注音版】十小咒
【大藏经】佛遗教经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105岁「佛门泰斗」谈养生与修心
究竟法

在病患中发明心地
大安法师:十种念佛方法

生为一个人,先求认命再求开创

修学佛法需要经过的四个阶段

智者大师一生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