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喻)珍宝之洲渚也,涅槃经以譬究竟之涅槃。同于法华经宝所之喻。经二十五曰:“譬如估客,欲至宝渚,不知道路,有人示之。其人随语即至宝渚,多获诸珍,不可称计。一切众生亦复如是,欲至善处采取道宝,不知其路通塞之处。菩萨示之,众生随已得至善处,获得无上大涅槃宝。”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胜义谛空有七种】 p1105 瑜伽九十二卷十九页云:若说恒时一切诸行,唯有因果;都无受者、及与作者。当知是名胜义...(杂名)指幻焰等之十缘生句为无等等句,以是为与无等之佛智得等同之言句故也。大日经疏三曰:如来智慧于一切法中无...(术语)大为世间之轨范也。楞严经一曰:严净毗尼,弘范三界。...亦名:佛不制戒因、四事众恶之源 行宗记·释四波罗夷法:“律序,身子请佛制戒,佛言,未得利养,过漏未起。以初出...禅家所奉祀,护佑土地、伽蓝之神;属从有掌簿判官、感应使者。又称祠山张大帝。我国天宁寺及庐山归宗寺、日本京都建...(界名)天台四土之一。实报无障碍土之别名。证悟中道之圆别二教菩萨感得胜妙之果报也。...【无漏善】 指远离烦恼过非的善法。为‘有漏善’的对称。是‘见道’以上之圣者所生起之善。在小乘指四向三果的圣者...佛之力用。佛具有二智,故亦称智力;以方便智能摄化众生,故亦称方便力;显示由佛果而起之力,故又称愿力。法华经方...(名数)为显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性而说九喻,合所喻之法称为十喻:一萎花中之佛,二岩树之蜂蜜,三 中之粳梁,四不...(术语)一实至极之道。至理不二故曰一。无量义经序曰:一极正觉,任机而通。三论玄义曰:法华会三乘,同归一极。止...【五事三断分别】 p0277 瑜伽七十二卷十五页云:问:如是五事,几见所断?几修所断?几不断?答:相、通一切。名、...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藏即含藏,如来藏中含藏如来无尽的功德。一般区分在缠如来藏和出缠如来藏。缠指缠缚、烦恼,如来藏在烦恼缠缚当中就...
不论是否已经明心见性,都可以体验以下的四句话:一切都是现成的,一切都是完整的,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有一次,孔子的一个学生子路向孔子请教如何侍奉鬼神也即祭祀鬼和供养神灵要注意哪些禁忌,孔子意味深长地回答子路说...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
知道了用功方法之外,参禅之士尚须提防禅病,以防走错了路头。这里所说的禅病,主要是指在修行过程中所有障碍修行的...问: 净土宗如何看待持戒? 大安法师答: 大家都知道净业三福,净业三福的第二福小乘的戒福,这个[受持三皈,具足众...
如果在家生活是最适合修行的话,佛陀就不会叫我们出家了。我们的身和心就好像一群小偷和杀人犯,不断地把我们拉入贪...问: 先有业力还是先有六道轮回? 慧律法师答: 这句话就是妄想。讲先有业力也不对,讲先有六道也不对,因为业力本...
宝渚
【佛学大辞典】
上篇:宝华太子 | 下篇:宝胜如来 |
谓厌恶世上之一切。又遁世一语乃形容中世纪隐遁者之生活态度,厌世则为一般所用,如厌世思想、厌世主义等。 p5758...
胜义谛空有七种
无等等句
弘范
利养为过漏因
张大帝
果报土
无漏善
佛力
如来藏经十喻
一极
五事三断分别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如来藏与阿赖耶

不论是否已经明心见性,都可以体验这四句话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发心往生者,皆得无量诸佛护念

大慧宗杲禅法心要——禅病种种
净土宗如何看待持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