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至宝之偈颂也。唯识述记序曰:“此宝偈南赞。”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十使之一。慢惑能驱使人之身心,故称慢使。在十使中,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者,动念即生,为惑性...【五趣】 p0252 瑜伽二卷十五页云:如是安立世界成已;于中五趣可得。谓那洛迦、傍生、饿鬼、人、天。又云:云何那...【亲胜】 梵名 Bandhucri。音译畔度室利、畔徒室利。为唯识十大论师之一。生平事迹不详,只在《成唯识论述记》中有...(术语)五种阿阇梨之一。教授弟子威仪作法等之比丘称。又云教授师。受戒之时,三师之一、必定其人。受戒之仪式中,...(1626~?)清初临济宗僧。四川内江人,俗姓李。号佛冤。二十三岁,礼桐梓牛山之丈雪通醉出家。顺治十一年(1654)...金刚索,梵名 Vajra-pā?a。音译作嚩日罗播舍菩萨。为密教金刚界三十七尊四摄菩萨之一。列位于成身会曼荼罗第一重之...【二十二根建立】 p0036 瑜伽五十七卷五页云:云何建立二十二根?谓能取境增上义故建立六根。安立家族相续不断...(杂语)阿罗汉虽断染污无智而证涅槃之真理,然不断不染污无智,故不得通世间之事相,至为愚蒙,其例如不知赤盐也。...【预流向补特伽罗】 p1233 杂集论十三卷六页云:预流向补特伽罗者:谓住顺决择分位,及住见道十五心剎那位。此中意...梵语 anālambya。犹言无著。谓虽处于万境而一无所依,即不被任何外在条件所左右。或指远离烦恼系缚之境界。又不被...为四种心之一。又作虑知心、虑知缘虑心。即攀缘境界,思虑事物之心,指眼、耳乃至阿赖耶等八种之心识。[摩诃止观卷...(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
容言: 好话、坏话、刺耳话,啥话都能听得进。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是风度,是胸怀坦荡。 让人把话讲完,是大度是谦...
清朝初年有一位记得前世经历,深受顺治、康熙皇帝赏识的大官,他名叫李烨,字景焱,号坦园,直隶高阳人,生于明熹宗...
施主,即檀越。佛教对布施者的敬称。指施舍财物给佛寺的人,也泛称一般的在家人。施主梵文音为陀那钵底,又作布施家...
问:世间染法,有贪瞋痴为所治;出世净法,有戒定慧为能治。则真俗互显,能所对治,行相分明,理事具足。云何但说一...
问: 请问法师,弟子二十多年前请的一尊白衣滴水观音,小指尖在多年前折失,该怎么办呢?继续供养算不敬吗?还是需...
还记得刚学佛时,一位居士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极为深刻的话,话多心散乱! 来到寺院,首先要守规矩。 少说一句话,多念...
若其未生净土之前,纵令授以人天王位,亦当视作堕落因缘,了无一念冀慕之想。即来生转女为男,童真出家,一闻千悟,...
在这里我们要介绍一件真人真事。这是一位新加坡华侨李木源居士 (现任新加坡净宗学会居士林林长) 相信佛力的感应。他...
宝偈
【佛学大辞典】
上篇:宝部 | 下篇:宝授菩萨 |
(书名)洞山大师所作。比心于明镜也。会元十三洞山章曰:因曹小辞,师遂嘱曰:吾在云严先师处,亲印宝镜三昧,事穷...
慢使
五趣
亲胜
教授阿阇梨
彻纲
金刚索菩萨
二十二根建立
赤盐
预流向补特伽罗
无依
缘虑心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容言、容事、容人

带着前世记忆的一品高官

「施主」有何含义

离心之外,无别有法

佛像缺损还能继续供养吗

话多心散乱

念佛行人不能希冀的念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