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名)无译名。瞿醯经下曰:“命终之后,堕噜罗婆地狱。”梵Raurava。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诸有为相】 p1348 俱舍论五卷十二页云:诸相者何。颂曰:相、谓诸有为,生住异灭性。论曰:由此四种,是有为相。...【三界死位几根后灭】 p0217 俱舍论三卷十四页云:何界死位,几根后灭?颂曰:正死灭诸根,无色、三色、八;欲顿、...【毗舍阇】 亦云毗舍遮,又云毕舍遮,又云毗舍支,又臂舍柘。此云啖精气,啖人及五谷之精气。梁言颠鬼。...(术语)即佛法无二也。有一居士问二祖曰:今见和尚,已知是僧,未审何名佛法?祖曰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无二,...梵名 Subhadra,巴利名 Subhadda。又作苏跋陀罗、须跋陀、须跋、薮婆头楼。意译作善贤、好贤、善好贤。为佛陀入灭前...(杂语)譬数量之多,以碎物为微尘,其数多也。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曰:大千界微尘数菩萨。...【若修若习若多修习】 p0885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页云:此中若修者:谓由了相作意故。若习者:谓由胜解作意故。多...(名数)于三十六兽各开三兽为百八,止观列记其名。...【有见有对法】 p0549 品类足论六卷十四页云:有见有对法云何?谓一处。卽色处。...(譬喻)禅录之着语。譬最初之一念根本无明,昼夜六时操此色身六根之一糸也,最初之一念者,粗念之分别,故谓之一糸...乃天台宗所立四教四门之一。即观因缘生灭之诸法亦有亦空,破除有无相对之偏执烦恼,而入第一义谛之法门。亦即双照“...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地藏十轮经...观音菩萨是佛教里众多大菩萨中的一员,但是观世音菩萨在中国的知名度却远远超过了其他的大菩萨,甚于佛陀。在民间,...
普通人研究佛教,多偏重求知,忽略了力行,这也是众生根机陋劣的原故,才力簿弱,知行不能兼顾,往往越是聪明颖悟知...问:惟觉老和尚传的禅法,有什么特色? 我现在的教法顿渐互相为用,先修数息,再参话头及放下。参话头也是一种方便...
帝王中信佛的不少,其中尤其以梁武帝、顺治帝为最,舍身出家。 有人说,这两位是,他们的境遇有其特殊性,毕竟他们...《佛医经》提出,人得病有十因缘: 一者久坐不饭,二者食无贷,三者忧愁,四者疲极,五者淫泆,六者嗔恚,七者忍大...
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归摄在三藏十二部中。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是也。三藏所诠,不外戒、定、...
四面佛并非佛教的佛 泰国是个佛教国家,从古至今泰国人所信仰崇拜的宗教大多是佛教,当今约95%的泰国人是佛教徒。但...三皈依即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的皈字是反黑为白,转染成净,把心地住于正念清净境界;依字是依靠的意思。...
噜罗婆地狱
【佛学大辞典】
上篇:噜多 | 下篇:嚏 |
梵语 vipākāvarana。指众生由过去世之烦恼业因而招感今世生于地狱、饿鬼、畜生等诸趣之果报。又作报障、果报障。...
诸有为相
三界死位几根后灭
毗舍阇
法佛无二
须跋陀罗
微尘数
若修若习若多修习
百八兽
有见有对法
面前一糸
亦有亦空门
【大藏经】佛遗教经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观音菩萨的化世因缘

学佛人不应偏重求知,而忽略力行
惟觉老和尚佛法禅法问答

学佛可以解脱众生之苦
佛说生病十因缘

若明一切境界都有前因,则自然能够放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