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禅僧所著之衣。有挂络等。禅家特殊之衣。上古虽诸宗一样,而至后世,则皆依宗生别,律衣,教衣,禅衣,各异其制。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一切诸法,唯有内心,无心外之法,是谓唯心。亦云唯识。心者集起之义,集起诸法故云心,识者了别之义,了别...(菩萨)金刚吼,龙王吼,无畏十力吼,雷电吼,无量力吼也。旧译仁王经受持品曰:若未来世,有诸国王,护持三宝者,...谓真如虽随缘而现万有,但其本体不变。...据华严经疏卷八所载,器世间之说法有下列三义:(一)约通力说,约,即依之义。谓佛以神通力,令诸世间无情之物皆能说...【本生】 p0531 瑜伽八十一卷十二页云:本生者:谓宣说己身于过去世,行菩萨行时,自本生事。 二解 如十二分教中说...(术语)坐而修禅也。禅者梵语禅那Dhyana之略,译曰思惟、静虑,以息虑凝心究明心性之术也。达磨来,此道始盛于支那...随相之一。相对于生、住、异、灭等四相之“异相”。法之一种,乃能令异相起变异作用之法。生、住、异、灭等四相,乃...(名数)一大日如来,二金刚萨埵,三龙猛,四龙智,五金刚智,梵云缚曰罗菩提,六不空,七惠果,惠果以下,吾国未闻...浮屠,指佛塔;七级浮屠,即七层高之佛塔。俗谚“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系套用佛教“浮屠”一词,比喻救人功德...【五法三性相摄】 五法,指相、名、分别、正智、如如;三自性,指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这二者之间的关...【六到彼岸与三无漏学相摄】 p0314 瑜伽七十八卷六页云:世尊!如是六种所应学事,几是增上戒学所摄?几是增上心学...佛说盂兰盆经...(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我们修行的前提,是一定要去掉我执,使自己的心软化,来适应外边的这种气氛。你的心态柔软了,你能把握自己的心多一...一九六二年,我在台中护国寺做住持的时候,因为房子漏水,我只计划换几块瓦就算了,所以我准备的钱不多。没想到一翻...
明朝时有僧人如幻,他有个朋友懂得易理。跟如幻说,你的嘴唇上掀,牙齿外露,不是长寿之相。你应该去念《观音经》,...甲、示真信切愿 ● 所言信者,须信娑婆实实是苦,极乐实实是乐。娑婆之苦,无量无边。总而言之,不出八苦,所谓生、...
今天首先跟大家讲一个题目,就是出家人与在家人的关系僧和俗的关系。 昨天有介绍,在家二众、出家二众共同构成佛教...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是生活得最愉快、最丰富,也是最懂得生活的人,所以也是最有大福报的人。 一般人以为有财产、...
释迦牟尼佛出世说法之后,有很多人跟他出家修道,他们放弃了世俗的生活方式,在僧团里修行、生活,被称之为比丘。比...
巧示因于往生,实悟无生者,七地仅名现相,八地乃得无生。而亟欲灭生以求无生,弥求弥远。今以求生净土,乃悟无生。...
禅衣
【佛学大辞典】
上篇:禅行法想经 | 下篇:禅那 |
(名数)一依法不依人。人为情有之假者。法为法性自尔之轨模。依法而可入道,人何关于实行,假令其人为凡夫外道,而...
唯心
五大力菩萨
不变随缘
器世间说法三义
本生
坐禅
异异相
真言宗八祖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五法三性相摄
六到彼岸与三无漏学相摄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去掉我执,使自己的心软化
观音菩萨作护法

礼拜观音菩萨,可以得到不思议加持力
印光大师嘉言录--劝信愿真切

明海大和尚:佛教的规矩
圣严法师《苦报与福报》

托钵生活的要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