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郁多罗僧即七条袈裟之别名。礼拜,斋食,讲经等与众共事时着之。六物图曰:“郁多罗僧,名中价衣,从用名入众衣。”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指称念弥陀名号和誓愿往生西方净土的人。观无量寿经说: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华。...(经名)一卷,梁僧伽婆罗译。舍利弗问忏悔随喜劝请回向,佛具答之,初明十世界之十佛,使结坛受持,后明过去大光明...中国佛教派别。又称三阶宗、第三阶宗、三阶佛法等。隋代僧人信行创立。因受佛教其他各宗的攻讦和封建王朝的禁止,传...【依界差别观趣入四念住】 p0773 瑜伽三十二卷十六页云:若于自身各别诸界、而起胜解;是名于内诸念住中住彼循...天台宗说一切法,皆是真如实相,或名为如,或称如是。十法界中, 一、外现的形相,名如是相, 二、本具的性...凡三卷。又作宗觉禅师语录、兀庵宁和尚语录、兀庵和尚语录、兀庵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三册。净韶等编,南宋度宗咸淳...全一卷。又称宝生经。宋代施护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先引述陀罗尼,后阐明其功德,谓若诵此陀罗尼而满七日...【识自性】 p1433 瑜伽五十三卷十六页云:问:何等是识自性?答:略有六种。所谓眼识、乃至意识,是识自性差别。又...比喻佛光如云般之广被一切。此因云可润益万物,光明则可助益众生,故有此喻。赞阿弥陀佛偈(大四七·四二一上):“...【反诘记问】 p0388 集异门论八卷十四页云:云何应反诘记问?答:若有问言;为我记说法。得此问时,应反诘记。法有...【四有为相有四随相】 p0463 入阿毗达磨论下十一页云:此四有为之有为相。若有此四有为相者;便名有为。非虚空等。...准提咒持诵仪轨...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
怎么开发智慧呢?钝根、无读诵性的人,闻地藏菩萨的名号,见地藏菩萨的像,就以他的真诚心,恭敬地向地藏菩萨陈白。...
佛教虽然说有生皆苦,但并不代表佛教认同自杀。相反,佛家是反对自杀的,并通过戒律约束制止佛教徒自杀。 佛教的各...
四面佛并非佛教的佛 泰国是个佛教国家,从古至今泰国人所信仰崇拜的宗教大多是佛教,当今约95%的泰国人是佛教徒。但...
《华严经》的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是一种大根器修行净土的方法。有些人说:我的根器不行,不能修十大愿王,怎么办呢...
曾有一段时间,释迦牟尼佛住在给孤独精舍,波斯匿王非常崇敬佛陀,发心供养佛陀及诸大众眷属,为此他在祗洹精舍方圆...
参禅人,只顾真参,只忙努力工夫,打失时,用头触柱,或用头碰地,眼泪挂脸上不止,才有参禅面目。若不在本参上忙工...
基本上,我们凡夫对人生的因缘的观察,跟佛法所谓的因缘观,是有所不同的。我们凡夫用自己的妄想执着观察人生的时候...
佛陀教诫四众弟子,形仪必须庄严整肃,内检其心,外束其身,动静举止,皆应如法。威仪乃无言之教,堪发有情之信。佛...
入众衣
【佛学大辞典】
上篇:入曼荼罗者 | 下篇:入众五法 |
施波罗密、戒波罗密、忍波罗密、精进波罗密、禅波罗密、般若波罗密、方便波罗密、愿波罗密、力波罗密、智波罗密。此...
念佛者
菩萨藏经
三阶教
依界差别观趣入四念住
十如是
兀庵普宁禅师语录
宝生陀罗尼经
识自性
光云
反诘记问
四有为相有四随相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如何开发智慧增强记忆力

佛家如何看待自杀

泰国「四面佛」其实不是「佛」

阿弥陀佛摄受众生的最低标准

贫女燃灯供佛蒙佛授记

逞强好胜,终非道人资格

这个是你学唯识最重要的功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