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名)请讽诵文也。为追荐亡者于三宝供施物,请僧诵经之文书也。首题请讽诵事,次揭供养物,文中书其志愿。法会之导师读之。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指凡夫与小乘之人所起八种颠倒之见解。即:(一)非常计常,(二)非乐计乐,(三)非我计我,(四)不净计净,(五)常计无常...【三种苦及九种相随逐诸有漏行】 p0226 瑜伽七十卷十七页云:复次有三种苦及九种相,应知随逐诸有漏行。云何三种苦...(术语)七灭诤也。南山戒疏一上曰:以七毗尼,用殄四诤。...十善即十善业,梵语 da?aku?ala-karmāni。乃身口意三业中所行之十种善行为。又作十善业道、十善道、十善根本业道、...(杂语)尊贵人之证悟也。赞阿弥陀偈曰:尊悟欢喜地。...谓六思身。即眼触所生思。乃至意触所生思。是名行界。...(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佛示有风疾,命阿难乞乳于梵志家。梵志讥嫌。维摩说法开悟之。帝释化为童子,牛母牛子...指佛之音声。佛之音声非比寻常,故以仙音喻称之。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六中):“伽陵仙音遍十方界。” p1548...云何名一切粗重,略说有二十四种,谓一切遍行戏论粗重,领受粗重,烦恼粗重,业粗重,异熟粗重,烦恼障粗重,业障粗...梵名 Kau?āmbīskandha,巴利名 Kosambi-khandaka。又作拘睒弥犍度。律藏中二十犍度之一。佛成道之后,第九次之安...【七界】 p0050 瑜伽九十六卷三页云:复有七界。一、光明界,二、清净界,三、空处界。四、识处界,五、无所有...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六祖大师法宝坛经...问: 阿弥陀佛,请问法师,现在很多人不管年龄大小,都找人改名,据说可以转运、消灾,弟子对此很迷茫,请您开示。...当我向别人阐述为什么我们要吃素的时候,最常遇到的反问就是:假如吃动物会造成动物的痛苦,那么植物也是生命,吃植...1.佛为什么要说净土法门 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大事因缘者,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直下成佛而...
1、说脏话的人痰多,容易口臭。 2、爱说刺激的话的人容易牙疼,而且口腔容易溃疡。 3、爱说绝话的人往往断绝自己的...上中专时,我们班主任老师长得很丑:一半脸儿白一半脸儿黑。可是,就是这样一们其貌不扬的教书先生,却有一位很漂亮...
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爱国名臣王十朋是由严首座转世而来之事,是中国佛教史上比较著名的公案之一,在《乐邦遗稿》...
近日,有位初学佛的贾居士讲述了一件事。最初带领贾居士学佛的是一位穆居士,此人虔信佛教,为人处世也广受好评。然...
人一生中所面临的俗事,就像永无止境的海浪,一波接着一波而来,但我们到最后都是两手空空,什么也留不住,我们的脑...
讽诵文
【佛学大辞典】
上篇:讽诵 | 下篇:诺健那 |
指一人成道,或指一事成就。 p46...
凡小八倒
三种苦及九种相随逐诸有漏行
七毗尼
十善十恶
尊悟
行界
乳光佛经
仙音
粗重
俱睒弥犍度
七界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推荐】改名是否可以转运消灾
植物也是生命,难道不是杀生吗
印光大师《净土问题84个开示》

21种口业与形成的灾祸对应因果
长得漂亮不如活得漂亮

高僧转世为高官给我们的启示

念佛人为何还会遭遇车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