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喻)髻中之珠也。法华七喻之一。有大功者,王解髻中之明珠而与之,以喻为已出分段生死,进而离变易生死之机说法华也。法华经安乐行品曰:“文殊师利!譬如强力转轮圣王,欲以威势降伏诸国,而诸小王不顺其命。时转轮王,起种种兵,而往讨伐。王见兵众战有功者,即大欢喜,随功赏赐。或与田宅聚落城邑,(中略)奴婢人民,唯髻中明珠,不以与之。所以者何?独王顶上有此一珠,若以与之,王诸眷属,必大惊怪。文殊师利!如来亦复如是,以禅定智慧力,得法国土,王于三界。而诸魔王不肯顺伏,如来贤圣诸将,与之共战。其有功者,心亦欢喜。于四众中,为说诸经,令其心悦。赐以禅定解脱无漏根力诸法之财,又复赐与涅槃之城。言得灭度,引导其心,令皆欢喜。而不为说是法华经。文殊师利!如转轮王见诸兵众有大功者,心甚欢喜。以此难信之珠,久在髻中,不妄与人。而今与之。(中略)此法华经,是诸如来第一之说。于诸说中,最为甚深,末后赐与。如彼强力之王,久护明珠,今乃与之。文殊师利!此法华经,诸佛如来秘密之藏,于诸经中,最在其上。长夜守护,不妄宣说。始于今日,乃与汝等而敷演之。”涅槃经三曰:“譬如国王髻中明珠付典藏臣,藏臣得已,顶戴恭敬,增加守护。我亦如是,顶戴恭敬增加守护如来所说方等深义。何以故?令我广得深智慧故。”方等陀罗尼集经四曰:“譬如国王髻中明珠,爱之甚重,若临终时授与所爱之子。我今为诸法王,此经即如髻中明珠,汝如我子。今以此大方等陀罗尼经授与于汝,譬如此王以髻明珠授与其子。”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佛事者佛济度众生之事业也,佛济度众生或以光明或以佛身,或以香饭,或以衣服卧具等,于此娑婆界不依他之方...禅宗公案名。又作云门花栏、云门金毛狮子。本则公案系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就“清净法身”之问题所作之机缘语句。碧岩...谓众生于佛所说之理,有所证取,然于心有我、人、众生、寿命等四种浅深之相。其中,后三相皆基于我相而立。即:(一...【恶欲】 p1157 瑜伽八十九卷八页云:躭着财利,显不实德,欲令他知;名为恶欲。 二解 法蕴足论八卷十一页云:云何...凡十卷。明代袁宏道撰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本书乃承永明延寿等之主张,对禅儒之徒不知念...明者智慧,行者实践,足者圆满,明行足就是智慧和实践都达到很圆满的境地。佛十号之一。...(真言)略出经一曰:若欲便转即作甲胄契庄严己身,即诵此密语唵砧(如如等同大空),以此密语拥护己身。其契法,以...(佛名)Lokeśvara,具云世饶王佛。无量寿经上,初称世自在王佛,后谓世饶王佛。饶者即自在之义,同名异译也。同经...据方等般泥洹经卷二载,涅槃,大灭度之义;大,即法身;灭,即解脱;度,即般若。此乃三德之秘密理藏,在诸佛为不增...【自性寻思观】 为唯识宗修行,第二加行位所修的四种观法之一。自性者,诸法各自之体性。有为色、心诸法,皆是仗因...【不死寻】 p0318 法蕴足论八卷十六页云:云何不死寻?谓有一类,作是思惟:我于佛教所说胜定,且未修习。先应诵持...雨宝陀罗尼...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
欢喜特异功能,但是你内心里的不安还在,就算你成功了,有特异功能,你心里面的不安还在的,问题还没解决。 那什么...三千多年前,佛法兴盛的古印度王朝,世尊于舍卫国的只洹精舍,为诸天、人、龙鬼等宣说佛法。 此时舍卫国波斯匿王的...问: 请问初心与直心,有什么不同?或者两者本质相同而只是名词上的不同? 中台禅寺答: 初心是初发心,初初发菩提心...
吾人现前一念心性,过去无始,未来无终,现在无际,觅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谓无。应用千变万化,而不可谓有。三世诸佛...
昔日的舍卫城,是拘萨国的首都。当时有一群乱纪之徒,行事凶恶,不务正业,城人深以为患,充满担忧。这群凶恶之徒,...
容易跟特别难,这两者是绝对相反的。有的说很难,有的说很容易,那看对什么人说的。我们在西藏拉萨学法的三十多个同...问: 佛家对于阴阳、占卜、推步盈虚、看天象这些怎么看? 惟贤法师答: 佛家是反对的。《佛遗教经》都说过的,那些...电视上曾经流行一句广告词: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这句话似乎给人很乐观的感觉,但其实也暗藏了灰暗的一...
髻珠
【佛学大辞典】
上篇:窭卢播陀 | 下篇:髻利吉罗 |
栴檀树耳之略称。耳亦作茸,生于栴檀树之茸,称为檀耳,为世所希有之珍品。据长阿含卷三游行经载,有一工师子周那(...
音声佛事
云门花药栏
智境四相
恶欲
西方合论
明行足
甲胄严印明
饶王佛
涅槃八味
自性寻思观
不死寻
【大藏经】【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对治内心有所得的执着
无常
「初心」与「直心」有什么不同

吾人现前一念心性,觅之了不可得

比丘尼现身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