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喻)疑念害善根,故譬以毒刺。万善同归集六曰:“坚信根,而拔疑刺。”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理和和事和。理和是二乘圣者共同断除见思二惑,及共同证悟无为的道理;事和是对凡僧而言,共有六种,即身和、口和、...(譬喻)正法能渡生死海之人,故譬之于桥。大集经五十六曰:正法桥破坏,法足不复行。...(术语)清净之持斋也。由下午至明旦不食,谓之斋。【又】释氏要览下曰:今民俗以辰刻饮一杯水,终日不食,云清斋。...(一)梵语 dharma-jāna。俱舍论卷二十六所列举十智之一。谓缘欲界之苦、集、灭、道四谛之理,而断此等欲界烦恼之无...南京名刹之一。位于江苏南京之东北,钟山之阳。本名为道林寺。南朝刘宋时,宝志禅师所建。梁武帝时,建宝志塔于玩珠...【如理作意相应寻伺正行】 p0583 瑜伽五卷十五页云:如理作意相应寻伺正行者:谓如有一了知父母沙门婆罗门及家...修者修正,行者实行。实行修正自己的思想行为,叫做修行。...【引摄僧伽摈斥犯戒安乐义利】 p0378 瑜伽一百卷四页云:如引摄他出罪义利,引摄僧伽摈斥犯戒安乐义利,当知亦尔。...(术语)Ārṣa,旧作阿黎沙。译曰古圣主。演密钞五曰:梵语阿利沙,秦言古圣主。即自利利他殊胜功德,古仙圣道也。...【最极推寻】 p1155 瑜伽八十三卷十一页云:最极推寻者:谓于得失、推构寻思,极挍计故。...为密教阿阇梨所传曼荼罗、胎藏图像中,列于遍知院之菩萨。此尊即大日经密印品所举,以“大慧刀印明”为其自内证之尊...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我十几岁在上海念佛学院的时候,除了上课,也做很多杂事。有一天,全班同学都被派去擦窗户,我很快就把分配到的玻璃...
恩爱萦缠与么来,三缘和合住胞胎。 凿开混沌通身瑕,踏破虚空满面埃。 命若悬丝分母子,形同浮泡示婴孩。 遽忘赤白...洗菜:先洗后切 洗菜时要先洗后切,因为许多维生素都能溶解在水中。蔬菜切碎后与水的直接接触面积增大很多倍,会使...
我们应该对轮回要有所了解,不能一厢情愿地活在自己的妄想中。以佛陀的意思来观察生死,是没有快乐的。以佛陀的标准...
为了修行自律和传教度人,佛陀根据当时的环境和修行的需要,制定了许多相应的戒律和生活制度。佛教僧团在饮食方面,...
当我们供养僧众的时候,哪怕所准备的财物极其微薄,也应选择一位具有法相的善知识当作供养的对境,而不要盲目相信那...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 今天是佛七的第一天,我们开始念佛,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念佛?我们常常讲发心,要...
现在,人们对肉食的欲望日益增长,一日三餐天天顿顿不离肉食,还毫无顾忌什么动物的肉都敢吃。殊不知现在食肉的危害...
疑刺
【佛学大辞典】
上篇:疑见 | 下篇:疑使 |
(术语)人天等之五趣六趣也。楞伽经四曰:堕生死海诸趣旷野,如汲井轮。...
二和
正法桥
清斋
法智
灵谷寺
如理作意相应寻伺正行
修行
引摄僧伽摈斥犯戒安乐义利
阿利沙
最极推寻
如来刀菩萨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圣严法师《对处事态度的开示》

生老病死颂
如何保住蔬菜中维生素

世间的快乐为什么是痛苦呢

僧人用斋时的观想和祝愿

福德浅薄之人供养财产,不会遇到真正的福田
大安法师《四心念佛决定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