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如来三密中之语密及梵轮也。梵轮为法轮之异名。梵为清净之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三因恭敬听法】 p0207 瑜伽八十二卷一页云:三因者恭敬听法,能令众生,舍恶趣故,得善趣故,速能引摄涅槃因故。...(杂语)传心法要下:问何者是精进?师云:身心不起。是名第一牢强精进。才起心向外求者,名为歌利王爱游猎去。心不...(一)(567~645)唐代僧。南阳白水(位于河南)人,俗姓张。少游儒林而厌其喧杂,遂立愿出家,奉戒自守。十九岁披剃...盛装舍利之器皿。又作舍利瓶、舍利壶、骨壶。舍利,梵语 ?arīra,巴利语 sarīra;瓶,梵语 kumbha,巴利语同。多...【无执受法】 p1060 品类足论六卷十页云:无执受法云何?谓声意法处,及无执受九处少分。...(800~853)日本真言宗僧。为日本入唐八家之一。京都人。先于元兴寺习学,后从空海学密教。承和五年(838)来唐,...梵名 Sijha-ra?mi。中印度那烂陀寺之学僧。依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四载,玄奘至那烂陀寺,奉戒贤论师之命讲唯识,时...(术语)言老人少年寿命不定也。慧心之观心略要集曰:世人之愚也,于老少不定之境,成千秋万岁之执。...十二因缘中,为发业支之无明有:所缘胜、行相胜、因缘胜、等起胜、转异胜、邪行胜、相状胜、作业胜、障碍胜、随转胜...(术语)爱欲之种。爱欲能招苦果,故云种。大集经一曰:能焦三有诸爱种。...(名数)有为法之过现未迁流曰世,事事物物间隔曰间。大别有二种:一、有情世间,五蕴假和合而有情识,以为鬼畜人天...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十小咒...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
东来老家的邻居成哥,是他五服(谓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自身五代)之内的大哥,那时成哥刚顶了父亲的职位,...有位名人,曾对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天,他的朋友跟他说:人!生死很可怕,随时都有变化,不一定能让我们有个完整...
生极乐世界,咱们把它基本的条件掌握住,信心、发愿、念佛,这么三个过程就行了。 一定坚信不疑,念佛要一心诚心地...
今天我们依然是讲净土缘起的第七门,就是为什么说净土,是显现它的大胜方便。所以,今天的这个法,相对来讲很简短,...
有人说:我自己赚的钱我自己花,不把钱花光享受,不是白赚钱了吗? 我们可以通过比喻来思考,比如一个农民对着粮仓...
尽说西方是小乘,小乘原自不相应 尽说,也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持这个观点,说念佛求生西方净土是小乘法。得出这个观念...欲动,则心动;心动,自然烦恼丛生。得与失、荣与辱、起与落,这些东西,你在乎的越多,心里就会越痛苦。你舍弃的越...
慈舟上人的禅定功夫,不是坐禅坐出来的,乃是念佛念出来的;一句阿弥陀,无上深妙禅;与上人处,更可证明。 真功夫...
语梵
【佛学大辞典】
上篇:语密 | 下篇:语等 |
【老死有二种业】 p0622 杂集论四卷十一页云:老死有二种业。一、数令有情时分变异。坏少盛故。二、数令有情寿...
三因恭敬听法
第一牢强精进
法常
舍利容器
无执受法
圆行
师子光
老少不定
十一殊胜
爱种
二世间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十小咒
【大藏经】信心铭

少年东来忍辱得福
给阎罗王的一块钱

助念一个不念佛不发愿的人,能生极乐世界吗

净土法门为何既不是自力,也不是他力

【推荐】折福太深,福尽而死,故当惜福

尽说西方是小乘,小乘原自不相应
烦恼来源于放不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