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禅宗东土六祖之第三。得法于慧可禅师,隐于舒州皖公山。后遇周武破灭佛法,往来太湖县司空山。隋开皇十二年得沙弥道信付法。炀帝大业二年寂。唐玄宗谥为鉴智禅师。见传灯录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亦名:毗尼、毗那耶、鼻奈耶、毗尼斯、鞞尼迦、鼻那耶、比泥、灭、法 子题:断割重轻、开遮持犯、增一七种律、四分...【段物及食四句分别】 p0857 瑜伽六十五卷五页云:问:若有段物、亦是食耶?设是食者;亦段物耶?答:如其所应...(天名)大自在天之异名。译曰锁。大日经疏三曰:商羯罗是摩醯首罗别名。...【生般涅槃补特伽罗】 p0480 瑜伽二十六卷六页云:云何生般涅槃补特伽罗?谓纔生彼;已便般涅槃。是名生般涅槃补特...【内缘起与外缘起】 缘起,是佛陀以有情生死流转的立场所证悟的真理,《杂阿含二九八经》称:‘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位于韩国平城之古寺。始建于高丽国第十七代小兽林王即位之第五年(375)二月。本寺与肖门寺并为高丽建立佛寺之滥觞...为“修得佛性”之对称。指一切众生之本性具法尔本然之佛性。据北本涅槃经卷七所说,有情众生悉有佛性,然凡夫之佛性...【能遍计】 p0892 摄论二卷六页云:何者能遍计?当知意识、是能遍计。有分别故。所以者何?由此意识,用自名言...(术语)在于真宗,南无阿弥陀佛者,本愿之行,深信名号之缘由者,行者之信也。于信之上,自具如来之愿行,故离南无...宿世的生命。佛说世人在过去都有生命,或为天,或为人或为饿鬼与畜生,辗转轮回,能知宿命者,谓之宿命通。...【同】 p0610 此胜论师义。唯识述记五卷七页云:同、体是一。实德业三、同一有故。又云:同句体者:谓实德业,...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
我们怎么把一个点状的佛号提升到一种片状的佛号,让你的心能够在佛号多安住?你注意看,有些人念佛号,念不到十声就...
问: 请师父开示,念佛三昧是否就是安住一念心性? 净界法师答: 念佛三昧,得看他有没有理观。如果他没有理观,念...问:这句话是不是叫我们不要执着,但也不要因无所执着而冷漠消极,应该提起智慧心、慈悲心、菩提心? 师:一进农禅...
人生本是一场旅行,当你被业力无情的抛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你跌宕起伏的一生。我们的人生有着太多的不确...问: 关于往生的条件,在于深信切愿,弟子对这点也是深信不疑的,但弟子对于阿弥陀佛第十八愿里面提到的,唯除五逆...
众生在迷,贪著、攀缘、妄想执著世间、出世间的一切事物,在这一切虚妄之相上起纷争,即引起自己心上的纷争与众生之...
有一次,一位患血癌的囚犯被送来我们医院,医院发现他需要做骨髓移植。尽管他是罪犯,但基于人道主义,仍然必须让他...
布施的道理,古往今来很多贤人哲士,都会用种种不同的方式来诠释,来传播。中国的话本小说、野史笔记,常常有这些记...
僧璨
【佛学大辞典】
上篇:僧睿 | 下篇:副僧录 |
戒之体性。旧译无作,新译无表。指行者受戒后,于身所生防非止恶之功能。亦即对于戒法之信念与奉持戒法之意志。戒体...
律
段物及食四句分别
商羯罗天
生般涅槃补特伽罗
内缘起与外缘起
伊弗兰寺
性得佛性
能遍计
心行不离
宿命
同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从点状的佛号提升到片状的佛号

念佛三昧是否就是安住一念心性
圣严法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人生所有的相遇都不过是久别的重逢
万一犯了五逆和谤法,就不能往生吗

无边的生死罪业和痛苦是怎么来的

【推荐】善念不但救了生命,还救了人的心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