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梵语曰你尾单Jivita,命根为体,寿焕识为相,活动为用。辅行七之三曰:“一期为寿,连续曰命。一期连持,息风不断,名为寿命。”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净土真言一宗之纲目,分为真俗二谛,即世出世二门,俗谛以王法为本,真谛以信心为本。盖真宗之意,以为众生...全一卷。唐代华严宗初祖杜顺撰。又称华严教分记、五教分记、五教止观。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乃详叙华严五教观门之...【见厌背】 p0639 瑜伽九十五卷三页云:劳役他故;名见厌背。...【非想非非想处定】 四无色定之一,又作非有想非无想定。此定超越无所有处定,思惟非想非非想之相,具足而安住之。...(术语)欲与人以乐之意也。法华经普门品曰: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为佛传画题之一。又作出山如来、出山相、出山像。相传释迦在雪山苦行林中修苦行,成道之后,头顶明星,全身放光而出...谓一阐提亦能成佛。一阐提指乐欲生死而不愿求出离之众生,故楞伽等经中多称阐提毕竟不能成佛。盖阐提成佛之说系出自...(术语)如来三语之一。佛随顺自意自说所证之一实等法者。涅槃经三十五曰:如我所说十二部经,或随自意说,或随他意...(堂塔)天竺祇洹精舍之中,有四韦陀院,以许佛徒之研究。僧史略上曰:祇洹寺中有四韦陀院。...娑枳多,梵名 Sāketa,巴利名 Sāketa。又作沙祇太城、娑鸡多城、娑祇多城。或作婆枳多城、婆翅多城、婆祇城;“婆...正月、五月、九月等三个月,诸天下降巡视人间,是最宜持斋及小心恶事的月份,谓之三长斋月。...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早上躺在床上,在一种没有被强迫的自然状态中,最容易冒出奇思妙想。 生活中总有些事比忙碌更重要,比如聆听内心的...
第十,何不往生兜率疑 【注文】 又问:兜率内院近在此界,又有补处菩萨于中说法,亦可上升亲近大士,何须近越此方,...
从积极地行善来看,我们要修五戒十善,六度万行,自利利他。这也要从真实心里面出来,不是作秀的,而且做这些善是为...
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的净土见解,是叫做一心四种净土。所有的国土,从这个角度来讲,无外乎四个层面。 比如说,诸佛...
一次,佛陀为大众说法时,喜王菩萨请问佛陀:世尊!菩萨识知众恩,而自发菩提心;菩萨为报恩,所以教导一切众生令发...
净土法门跟通途佛法不一样。首先通途佛法讲信,净土法门更要讲信。由于净土法门要信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那种果地上的...
昔日,有一个小孩,名叫沙弥罗,年七岁,喜好修学解脱道,于是跟随一位沙门出家修行,作其弟子。师徒住在山中,沙弥...
修行就是要离开尘欲,要发菩提心。觉明妙行菩萨进一步开示说:汝等虑身缠世网,念头不得清净。就好象我们现在还有很...
寿命
【佛学大辞典】
上篇:寿延经 | 下篇:二种寿命 |
指意识所缘之法尘。“外尘”之对称。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中,前五者为眼等前五识所缘,称为外尘;法尘为意...
信心为本
华严五教止观
见厌背
非想非非想处定
慈意
出山释迦
阐提成佛
随自意语
四韦陀院
娑枳多城
斋月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为心情放个假

何不往生兜率疑

如何通过身口意三业修净土

一心四种净土

佛陀最初发菩提心的因缘

净土法门与通途法门的不同

五母同悲一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