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名)有柄与舌,振之即鸣者。其柄为独钴乃至五钴之形,谓为铃杵。真言天台等之呗器也。又悬于堂塔之檐,谓为风铃或金铎。又俗谓铜钵为铃。取其形之类似也。始于禅家。密家谓之金鋺。出于仪轨中。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暴流有四】 p1340 杂集论七卷一页云:暴流有四。谓欲暴流,有暴流,见暴流,无明暴流。随流漂鼓,是暴流义。随顺...【佛说一乘意趣】 p0655 摄论三卷二十页云:若此功德圆满相应,诸佛法身,不与声闻独觉乘共;以何意趣,佛说一...【舍言】 p0972 瑜伽十五卷十七页云:舍言者:谓立论者、以十三种词、谢对论者,舍所言论。何等名为十三种词?谓立...梵名 Lokāyata 或 Lokāyatika。音译路伽耶派、卢迦耶陀派、路歌夜多派、路迦也底迦派。又作顺世派。为古印度婆罗...(术语)三世如来自此三昧出生,故云佛母真三昧。楞严经六曰: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法衰法盛】 p0762 瑜伽七十五卷二页云:言法衰者:谓越所学;于先未闻胜义所摄,如来所说、微妙法句,不得听...指用以举行授戒仪式及说戒之坛场,即于戒场中特制稍高于平地之土坛。盖戒场本无建筑屋舍之必要,随处空地仅须有结界...梵语 anāsrava-viyoga。为“有漏断”之对称。谓以无漏道断除烦恼。无漏道,指以十六行相正观苦、集、灭、道等四谛...(术语)六神通之一。俱舍论云:宿住随念智证通,自在知宿世生命行事之通力也。...(譬喻)庵罗之花。譬难实者。止观五下曰:坏器易堆,庵华难实。...三业清净者: 一、身行清净 谓身之所行,能防塞一切诸不善法,是名身业清净。 二、口言真诚 谓凡所言说,...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
人食五谷杂粮焉有不生病之理?人病了,经过医治之后,可能会康复,也可能会一病不起。病虽然给人带来了很多痛苦,但...有位女士的说话音量惊人,即使只对一、两个人谈话,也是非常大声,尤其是在群众中,只要她讲话,别人的声音都听不见...人不一定生性多疑,多半是因为曾经上过当,所以才疑神疑鬼。若父母就经常哄骗孩子,孩子自然也学会骗人,因此让人误...生活中,许多平凡的东西往往最重要。水和空气是平凡的,但它们对我们的生命须臾不可缺少;青草和绿叶是平凡的,可只...
知佛见无他,众生现前一念心性而已。现前一念心性,本不在内、外、中间,非三世所摄,非四句可得,只不肯谛审谛观,...
我们能听到得生到净土的咒也是不容易的,这个咒大家都叫往生咒,全名叫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这个咒能够拔...戒就是规矩,要预防非份的念头,不该有的观念不要产生,不该有的行为、不该说的话、不该做的事、心中不该留的念头,...
【无常大鬼。不期而到。冥冥游神。未知罪福。七七日内。如痴如聋。或在诸司。辩论业果。审定之后。据业受生。未测之...
铃
【佛学大辞典】
上篇:钵囊 | 下篇:铃供 |
(杂语)规定字数句数,以三字乃至八字为一句,以四句为一偈。见偈字下。涅槃经二十二曰:一偈之力,尚能如是。法华...
暴流有四
佛说一乘意趣
舍言
顺世外道
佛母真三昧
法衰法盛
戒坛
无漏断
宿命通
庵华
三业清净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体悟病的价值
纠正不好的习气
圣严法师:该不该怀疑
平凡决非浅陋

佛知佛见无他,众生现前一念心性而已

这个咒能够拔除一切业障的根本
猎人与老和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