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宋长水子璇,依楞严经开悟,讲此经三十遍,制义疏十卷。大中祥符六年翰林学士钱公奏赐楞严大师之号。见楞严经眼髓一。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一)(1226~1286)宋代临济宗杨岐派僧。日本禅宗佛光派之祖。明州庆元府(浙江)鄞县人,俗姓许。字子元,别号无学...(术语)百八三昧之一。智度论四十七曰:灭憎爱三昧者,得是三昧。以喜法中不生爱,可恶法中不生瞋。...即大地震动之义。据般泥洹经举出地动之三种因缘,称为地动三因。即:(一)大风起时,水扰地动。此乃地依水,水依风,...即从十法界、佛界、离合、位次等四方面(四大种类),分别解释诸法实相所具有之十种“如是”。此系天台大师智顗所立...又作饭桌。即用餐之台。临济录(大四七·五○三中):“普化踏倒饭床,师云:‘太粗生!’”[禅林象器笺器物门] ...【六十二种诸恶见趣】 p0310 瑜伽八十七卷二页云:又诸外道、萨迦耶见以为根本,有六十二诸恶见趣。谓四常见论,四...谓应受人、天供养之人,即阿罗汉。亦称应供、应真。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大五四·二○五上):“次有弘法,应人结集...指观境自在、作用自在。据华严经疏卷六载:(一)观境自在,指菩萨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及能通达一切诸法,圆融自在...(名数)一、自性散乱,谓前五识之自性驰逐外缘不能静定也。二、外散乱,谓修善之时,心驰散于五欲之境而不静寂也。...【业为等无间法】 p1220 品类足论六卷七页云:业为等无间法云何?谓若法、心为等无间。...【悭】 p1293 瑜伽八十九卷七页云:于资生具,深怀鄙吝;故名为悭。 二解 显扬一卷八页云:悭者:谓积聚希着为体。...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
据《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十记载,玄奘大师开始翻译《大般若经》时,此经梵本总有二十万颂,玄奘大师准备接受...问: 有人说念佛要功夫成片才能往生,但是弟子念佛多年也做不到,是否就不能往生呢? 大安法师答: 往生的条件是信...第十二愿光明彻照十方愿。法藏菩萨是这样发愿的:若我成佛的时候,我所放射的光明,可以照无量无边的刹土,彻照无量...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静坐四十九天,于最后一天夜里悟道成佛,此时佛陀以无碍的慧眼,观看这娑婆世界里六道众生的情...
昔日佛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城中有一位婆私吒婆罗门女,很有善根,见到佛法僧三宝,信心清净,便欢喜皈依;听...佛塔,亦称塔婆,浮图,意译为高显处、功德聚、是佛教的象征。其中多为安置佛陀舍利、经卷及祖师、高僧大德之舍利遗...学佛犹如掘井,认准一处,耐心地掘,不至得水,决不放手。千万不要今天东,明天西,以为总是一处掘,没有味,不如换...
我常说:你家有事,他家有事,我家没有事。这是说,如果我们用佛法的观念,向自己的内心观照、思惟,就不会与烦恼相...
楞严大师
【佛学大辞典】
上篇:楞严三昧 | 下篇:楞严经会解 |
(术语)佛与祖师也,祖者依各宗而异。又佛即祖也。...
祖元
灭憎爱三昧
地动
别解四类十如是
饭床
六十二种诸恶见趣
应人
二种自在
六种散乱
业为等无间法
悭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佛说月光菩萨经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玄奘法师梦中得诸佛指点:佛经不可随意删减
念佛是否要功夫成片才能往生
大安法师:光明彻照十方愿
慧眼观六道

除灭嗔恚得无忧
造佛塔的功德
如何对治念佛散乱与昏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