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梵名Yogāoāryabhāmi-śāstra,百卷,弥勒菩萨说,唐玄奘译。三乘之行人,谓为瑜伽师。瑜伽师所依所行之境界有十七聚,谓为瑜伽师地,瑜伽师之地也。此论明瑜伽师所行之十七地,故名瑜伽师地论。十七地者,第一五识身相应地乃至第十七无余依地也。玄应音义二十二曰:“瑜伽,此译云相应。一切乘境行果等所有诸法,皆名相应。境谓一切所缘境,此境与心相应,故名境相应。行谓一切行,此行与理相应,故名行相应。果谓三乘圣果,此果位中诸功德更相符顺,故名果相应。师地,师谓三乘行者。由闻思等次第习行。如是瑜伽随分满足,展转调化诸众生,故名瑜伽师。师谓教人以道者之称也。旧经中言观行人者也。地谓境界所依所行。或所摄义,是瑜伽师所行境界,故名为地。即十七地也。”佛去世后一千年中,无著菩萨自阿逾陀国讲堂升夜摩天受于弥勒菩萨,昼日为大众宣说者。本论之著述如下:瑜伽论略纂十六卷,唐窥基撰。瑜伽论劫章颂一卷,唐窥基撰。瑜伽伦记四十八卷(或作二十四卷),唐遁伦集撰。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亦名:净地四种、四种净地 子题:檀越净、院相不周净、不周净、处分净、白二羯磨净 随机羯磨·诸界结解篇:“佛言有...(经名)一卷,隋阇那崛多译。说教他之功德及事师之方规。...藏于日本教王护国寺之真言密教正系诸祖图像。日僧空海于我国(指唐代)留学期间,我国李真所画之金刚智、善无畏、不...指依经典之记载,描绘佛之本生谭,或净土庄严、地狱相状等之图画,用以宣传教义。又作变像、变绘。略称变。变,乃变...(经名)六卷,赵宋施护译。金刚界真言之别部。...【悭结】 p1293 杂集论六卷十八页云:悭结者:谓耽着利养,于资生具,其心吝惜。悭结所系故;爱重畜积,不尊远离。...(1292~1348)元代临济宗僧。明州(浙江)象山人,俗姓徐。字竺仙(仙)。号来来禅子、寂胜幢、思归叟。八岁,入吴...佛世时,舍卫国一婆罗门名。忧己无子,往诣佛处占相,佛谓其相有子,喜而请佛及众比丘至其家受供养。众比丘受供后,...【自性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 p0603 显扬六卷四页云:自性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者:由诸菩萨、于色等所想事假立自...(术语)亦为二种阐提中第一种之称。因诽谛大乘法断灭一切之善根者。...梵语 u?īra,巴利语 usīra。又作忧尸罗草、乌施罗草、嗢尸罗草。意译为茅根香。亦称饮第篪、香菜。冷药草之一,属...普贤行愿品...僧伽吒经...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
《佛说发菩提心破诸魔经》中说:若人梦中见四种相者,皆是最上吉祥胜相。何等为四?一者、白莲华。二者、白伞盖。三...
第一把火:胃火 表现症状:胃肠道症状表现为胃部灼热疼痛、腹胀、口干口臭、大便稀烂、便秘、牙龈肿痛、胃口不好等...为什么学佛要先从做人下手?太虚大师说,学佛先学做人,把人做好了,才能成佛。佛陀,梵文音译,意译是觉悟的人,并...首先地藏菩萨说不可做的事,我们坚决不做。菩萨在《地藏菩萨本愿经》的《观众生业缘品》中说,造五种恶业者,堕无间...同样是拜佛,许多人的目的,并不尽同;有的求福,有的求慧,有的求财,有的求子,有的求家庭和睦,有的求事业发展,...
在净土法门如何发菩提心?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里面,有这么一段话,让我们觉得发菩提心有一个下手之处,而且比较...
那么在十方如来一念的清净涅槃的心中,佛陀的心情是怎么样呢?他是怜念众生,他经常的去悯念一切的凡夫众生,那种情...汾阳善昭禅师有一天对庙里的僧众说:昨天晚上,我梦见死去的父母向我要酒肉钱。我心里难过,所以免不了要随风俗习惯...
瑜伽师地论
【佛学大辞典】
上篇:瑜伽阿阇梨 | 下篇:瑜伽大教王 |
【舍相】 p0971 瑜伽十一卷二十二页云:云何舍相?谓已得平等心,于诸善品增上舍相。 二解 瑜伽三十一卷九页云:云...
摄食界四种
善恭敬经
真言七祖像
变相
无二平等最上瑜伽大教王经
悭结
梵仙
师质
自性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
断善阐提
优尸罗草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佛经中说:梦见这四种相最为吉祥

四种器官的降火食方
昌臻法师:学佛从做人下手
向地藏菩萨学习些什么
怎样求得平安

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