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八智之一。照了欲界灭谛之解脱道智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巴利名 Buddha-vajsa。凡二十八品。由偈颂合成,阐说过去佛之种姓、经历,释尊之因行等。属小部经(巴 Khuddaka-ni...(图像)具名一字金轮佛顶曼荼罗。以一字金轮佛顶尊为本尊,其周围安置轮王七宝及佛眼尊之曼荼罗也。详见金刚顶经一...日本佛教用语。又作宿房。原指日本高野山、比睿山参诣者所住之房舍,迄今仍沿用之。此外,僧侣自身之僧坊,及檀越(...法相宗就胜义谛而分为世间胜义、道理胜义、证得胜义、胜义胜义四种。又作四胜义谛。与世间世俗、道理世俗、证得世俗...禅林用语。谓大喝一声之同时,即拍桌一下。卓又作桌。师家接引学人时,为避免言语之障碍,常用棒打或喝叫以惊醒迷执...即欲界。色界与无色界之有情方有定心,有定心处称为定地;欲界为散心之地,因欲界有情无定心,故称欲界散地。[释氏...1、(喻)妙法高耸,如幢幡之高悬。 2、(喻)佛菩萨说法,能降伏魔军而得胜。...(一)涅槃之妙体,离一切生灭,谓之乐;此妙乐为菩提所得之果,故称乐果。观经玄义分(大三七·二四六上):“开示长...(界名)三界九地之一。即欲五趣地也。...谓声为耳。已正当闻。及彼同分。是名声处。又声为耳增上发耳识。已正当了别。及彼同分。是名声处。又声于耳。已正当...【提婆犀那】 西域记云:唐言天军。...(印光大师校印本)...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台湾有一句俗话:有样看样,无样自己想。看样:学人家的最多只能赶得上时代。自己想有的人能发明更多更好更理想的事...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持五戒①,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②,无众过患。以此...我们看到《无量寿经》里面讲边地疑城有这么一种情况,边地疑城是中辈和下辈都有边地疑城,是有一个人(念佛行人)曾...
丑三、治失坏因 分二:寅一、明立定慧;寅二、随释此因 寅一、明立定慧 为欲对治虽已发趣不复退还而失坏因,故立定...无论人得意时还是失意时,只有选择善待他人,才能获取别人对自己的善待。 我与某公司董事长做了多年邻居。当他的公...
这天,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中,对众比丘们提起过去的一段因缘: 有一天,阿修罗王集结了城中四兵:有雄壮威武...所谓「无念」,是没有妄念,没有烦恼心,也就是「心无所住」,看到了只是看到,听到了只是听到,而不产生好恶。许多...
我们大家念阿弥陀佛观想的时候,一定要想到我就是阿弥陀佛,能念的我是阿弥陀佛,所念的佛也是阿弥陀佛。能所就是一...
灭法智
【佛学大辞典】
上篇:灭法界 | 下篇:灭法智忍 |
梵语 ghantā,巴利语同。又作揵槌、揵迟、犍椎、揵植、揵锤、犍地。为报时之器具。意译作铃、鼓、铎。本为木制,后...
佛种姓经
金轮曼荼罗
宿坊
四种胜义谛
卓一下
欲界散地
法幢
乐果
五趣杂居地
声处
提婆犀那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
枉费稻谷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品上生
大安法师:往生到边地疑城

为什么邪见的过失,比散动还严重
获取他人对自己的善待

寻找真正的快乐
圣严法师《无念不是断念》
